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短歌行》优秀赏析(2)

短歌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二段一个“忧”,“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而接下来的四句,同样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月”,比喻人才。“掇”,拾取,摘取。意思是:贤才有如天上的明月,我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由于求才不得,内心不禁产生忧愁,这种忧愁无法排解。想想此时曹操已53岁高龄,他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看着皎月当空,以“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心求贤,然而贤才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啊?这一“贤才难得”之“忧”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对良臣的呼唤?看看接下来的语句,你能想象出来诗人心情。“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此时,诗人将感情推向了高潮,一切进行了小说般虚构境界。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他想象着与贤才欢饮畅谈的情景,爱贤之情也油然而生。前四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后四句,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诗人在求贤过程中既喜又忧的曲折心情,通过一唱三叹,吞吐往复的手法,以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了。不是英雄,就没有这种打江山的抱负,不是英雄,就没有这种求贤才的热情。

  这种抱负,最后终于从“天下归心”中得以体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最后四句诗,“匝”,周,圈。意思是:明月朗朗星星稀,乌鸦向南高高飞。绕树飞了多少圈,不知哪根树枝可栖息。这四句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这一“贤才前途”之“忧” 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对良臣的前途的担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angexing/5645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