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听吴小如讲杜甫(3)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以杜诗“对读”京戏,是书中涉笔成趣最有意思的部分。由于小如先生酷爱京戏,所以常常可以在讲解杜诗时手到擒来,顺便讲起京戏,挂角一将,作一番生动的比附和相互映照。比如,讲杜诗沉郁顿挫风格时,小如先生讲起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说“程腔是有顿挫,但无棱角,如果顿挫出现了棱角,说明演唱底气不足。”然后指出顿挫是“一层深似一层,但不要让人看出斧凿的痕迹,不要让人觉得你拐直弯儿。”接着进一步指出沉郁和顿挫的关系,沉郁是指内容,顿挫是指表现,只见棱角,没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是不行的, “把灵魂深处的东西都表达出了,这就叫‘沉郁’。”再比如,讲《赠卫八处士》最结尾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小如先生讲起程砚秋演出的京戏《红拂传》最后一句唱“此一去再相逢不知何年”时说:“剧情是一个饮酒的欢娱场面,舞剑助兴,舞完了,就是这一句,红拂内心的话说出来了。这不就是杜诗的‘世事两茫茫’吗?”“这两句的思想感情,与程砚秋的戏的最后一句一样,越琢磨越深。”如此别开生面的讲解,让纸上文字风生水起,和舞台表演一样赋予了形象和声音一般,是任何人讲杜诗都未曾见过的景观。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比如,细微之处的深入浅出和真知灼见,还有幽默,都是格外难得的。讲《月夜》“何日依虚幌,双照泪痕干”,小如先生讲“什么时候,回到家,拉上窗帘,我们夫妻团聚,‘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难免要悲伤,在月下,我们都哭了,哭着哭着,又转悲为喜,所以是‘双照泪痕干’,这五个字里蕴涵了多少意思!”讲得真的是平易又情感蕴藉。讲《蜀相》头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仇注认为是自问自答,小如先生指出是诸葛亮在杜甫心目中位置崇高,杜甫一到成都就迫切去参谒武侯祠,“可决不是普通的打听道儿怎么走,那就不是诗了”,讲得新鲜别致又切实熨帖。讲《赠卫八处士》“共此灯烛光”一句,小如先生说“我们在一盏灯烛光下见面了,很有味道,要是‘共此太阳光’就没意思了。”讲得令人忍俊不禁。  书中有一则逸事很有趣,小如先生讲他父亲吴玉如先生当年讲课时测试学生文学智商,试卷有这样一道填空题:一叶落()天下秋,填“而”字满分,填“知”字及格,填 “地”字不及格。“而”是虚词,有想象空间;“知”是实词,太实了;“地”,叶子不落在地上还落在天上吗?太糟了,肯定不及格。这是这本书的额外赠品。在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年的日子里,诗离我们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不必让所有人都做这个填空题,只是让我们自称的文化人填一下空即可,一叶知秋,便可测试出如今我们共有的文学智商、文学欣赏与接受程度的水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3504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