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甫诗《春望》诗意赏析(2)

杜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诗的艺术手法。从不同层面来看:诗高度概括,形象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常用比兴手法,即要用渲染、比拟、联想、对比等手法,将所要表达的感情事理具象化,形成鲜明生动的画面。诗歌形象除鲜明生动外,还往往具有象征意蕴和夸张图景,因而常用象征手法和夸张手法,寓意高远,发人深思。诗歌抒情言志,具有强烈的情感,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即景抒情,托物寄情)表达诗人的典型感受。诗歌是富有想象力和启示力的艺术,而诗歌的想象通常表现为联想、类比、幻想等方式。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特别要注意一些具有现代派的象征诗,常常用象征的手法或以特征性的事物代表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戴望舒的《雨巷》。

  3、诗的结构。诗的结构遵循的是情感和想象的逻辑,具有跳跃性。因而诗人特意建构“空白”——艺术的跳跃与省略。中国古代文论称之为“间空”。田间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成长。/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诗人省略了奋勇抗战的场景,但那浴血奋战的场面和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都洋溢在字里行间。因为开头时代气氛的烘托及最后一句诗眼,使读者得以有根有据地用想象补充战斗场面。诗跳跃与省略,虚实相间的艺术处理,造成“空间”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力。

  4、诗的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常用比喻、通感、反复等手法,注意语言的声调、押韵和节奏构成音乐美。  总结

  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  此诗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3570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