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鸡年春节对联 2017年(3)

对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拓展阅读:谈古论今话春联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春联”。此谜既写出了春联的对称特点,也写出了春联的祝颂内容,堪称佳谜。春联亦有“桃符”“门对”“春贴”“对联”“对子”之称。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初的桃符用桃木雕制而成,在民俗中意指“门神”。相传东海的度朔山是群魔聚居的地方,山上长着一棵根须伸向四周足有3000里的大桃树,树的东北面是“鬼门”,是众魔出入的必经之处。天帝为防止魔鬼外出伤人,就派神荼、郁垒两兄弟把守“鬼门”。神荼、郁垒的神勇使群魔十分恐惧,魔鬼们甚至非常害怕那棵桃树。这事传到百姓中,大家就纷纷在桃木上雕出神荼、郁垒的模样,挂在自家门口镇妖祛魔。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形象或名字。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所载,后蜀之主孟昶每年除夕,均命学士撰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公元964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股郡认为这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然而,这一“定论”未必站得住脚,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里,载有唐人刘丘子所撰的一副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此联作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应为最早。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此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对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正式把桃符改称“春联”的是明代。明人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宫赏联,还亲自题联。传说有一次,朱元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清朝的几代皇帝大都向慕华夏文化,栖情翰墨,雅好对联,并身体力行倡导推广。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梁章矩编写的《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一一作了论述。

  由于春联的格式起源于古典诗词,因而最初的春联要求像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所以古代文人视春联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创作。一副构思精巧、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春联,总以独具风采的个性和强烈的艺术魅力,使观赏者留连思索、品味再三,从中获得美感的享受和灵魂的陶冶。人们从春联中亦可管窥世事变易、人间沧桑,可寄予忧喜烦乐、期盼梦想。在过去,即使普通人家的春联,多少也可以窥见主人的身份和职业特点。

  在十几年前,张贴现成春联的人家还不多,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作的几副春联刊登在某报上,其中一副“银羊踏去千门雪,金猴携来万户春”还用来装饰节日版面。几天后当我在街巷中观赏春联时,居然看到有几户人家门上抄写着我作的春联,不觉喜出望外。时下人们自己写春联的越来越少了,虽然市场上买到的春联金碧辉煌,标志着当代印刷技术的进步,但缺少个性化、千门一词也不免使人大为扫兴。现在市场上卖的春联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求财祈福,好像人人都站在家门口大嚷:发财发财发大财!显得直白而又俗气,这也是我多年不再走街串巷赏春联的原因。

  如今,虽然报刊年年举办春联大赛一类活动,产生许多佳联妙对,但商家卖的春联依然年年如故,少有新意。狗年新春来临,我走进一家批发春联的临时店铺,店铺中竟没有一副春联与狗年相关,询问方知,狗年春联当年卖不掉就作废了,影响商家效益。再说,许多人买春联也只图喜气,并不怎么讲究词句。

  如今,随着住宅日渐现代化,有人觉得“洋楼”贴春联不协调,于是开始逐渐丢弃了这个传统民俗。据某媒体的一项调查表明,如今35岁以下的市民家庭贴春联的只有60%,春联99%是买现成的或送的,只有1%是自己写的。25岁以下已组建小家庭的人中,仅有三成还保留着父辈传下来的贴春联的习惯。

  但愿春联这一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民俗能够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解读:对联在我们国家这片文化土壤上繁衍了一千多年了,它曾经那样兴盛。如果我们仔细去品味,我们会发现,这一千多年的传承。一千多年的淬炼,留下来的这种艺术形式的确是瑰宝。

  我选这些文章,目的是让正在读高中的孩子们知道,这是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是一件宝贝,我们可能没办法像古人那样从小就吟诗作对,但是我们何妨多了解一些?

  我不想像李大伟先生那样指责现在的中文系的学生或老师,我希望把冰心先生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束语,送给大家:“我这一辈子,在师友家里或在国内的风景区,到处都可看到很好的对联。文好,字也好,看了是个享受,我以为我们中国人应该把我们特有的美好传统继续下去,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起耳濡目染,给他们一个优美的艺术的气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ilian/4675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