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牧 秋夕(2)

杜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赏析】

  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飞腾之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具体来讲,一三句属于描物写景,二四句属于叙事抒情。

  首句,看似客观展现“银烛”、“秋光”、“画屏”等物,实则为诗中女主人公的出场布景。物与景,本平常,本无情,但着一“冷”字,萧瑟之景、伤感之情跃然纸上。“冷”字,本是形容词,表状态,但在这句诗中有表动作的意味,即“银烛”、“秋光”、“画屏”都感到了冷意。冷的氛围营造出来,但为何如此呢?诗人就此止住,笔锋一转。

  第二句将环境由室内移至户外,叙述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子,不顾秋天的寒意,正忘情地与漫天飞舞的欢快萤火虫嬉戏。此句着一“扑”字,使全句动起来了,将前句的萧瑟伤感之情一扫而光,代之以积极欢快之情,展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子形象。果真如此吗?不是的。诗人显然是为了将前句的萧瑟之景、伤感之情,与此句活泼可爱的女子做对比,让读者为女子的欢快感到疑虑。细心的读者当会疑虑,女子的欢快并非真的欢快,应当别有隐情。“小扇”成为了解读的关键。汉武帝妃班婕妤不被宠幸后,曾作《秋扇》诗,喻己被弃之凄苦,道出了中国古代弃妇、怨妇共同心声,流被甚广,以至后代诗人多以“扇”代指弃妇、怨妇。由此,我们可知杜牧在此下了一个注脚,暗指女子内心其实悲怨,佯做欢快罢了。至此,诗人未就原因做详细说明。

  第三句的环境扩展到整个宫廷、整个无边无际的黑夜。置身于如此冰冷、冷漠的空旷之地,女主人公不禁长叹:“凉如水”!“凉”字用的甚妙,与首句之“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营造氛围、烘托情感方面收到了奇效。到这里,全诗的情感浓度达到极点,哀怨之中含愤懑,凄恻之中藏无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点名地点是“天阶”,但亦要结合前句之“流萤”来读。古语有云:“草木腐,化为萤。”一般来讲,萤火虫多出现于杂草丛生之荒凉地,比如坟冢。此句又明指“天阶”,当指昔日辉煌的宫廷,如今荒凉到萤火虫到处飞扬;或又指昔日恋人的相依为伴,如今唯有萤火虫为伴了;或又隐喻了诗人的古今沧桑之叹。(附:杜牧在咏史怀古诗作中常寄寓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哀叹古今同的惆怅。如:《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又《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又《题宣州开元寺 寺置于东晋时。》:“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又《江南怀古》:“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等等。杜牧对历史的反思,冠以“今古同”聊以宽慰耳,实则对今不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mu/3071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