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一个永远的范仲淹(4)

范仲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心语】

  毛泽东说中国历史上能干事又能传道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范仲淹,还有一个是曾国藩。而曾著述虽丰,传道亦多,却没有像他这样得文学之美,文章之魂。范仲淹将他对那个时代的政治总结和他一生的实践经验浓缩为368个字,用一篇美文成功地诠释了每一个“社会人”都会遇到的一个永恒的难题,即我们该怎样做人、做官、做文,创造了一篇千古绝唱。

  范仲淹之所以能“永恒”,固然是因为有传世名作《岳阳楼记》,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但他为百姓调治“青州白丸药”,关注百姓疾苦的行为,为政清廉、力图革新的品质,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并大败敌军的壮举,也都是使他能够“永恒”的原因。

  【练习】

  1、纵观全文,结合冯玉祥先生的碑联,归纳范仲淹得以“永恒”的事迹和原因。(6分)

  2、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简要品析它的妙处。(4分)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

  3、 文章第3节为什么要写衡王刻“寿”字的史实?(4分)

  参考答案:

  1、 事迹:(1)军事上,统兵戍边,大败敌寇; (2)政治上,忧国忧民,为政清廉,推行革新。(共4分,一个要点2分)

  原因:他不仅勤勉治事,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一种精神,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的忧乐观。(2分)

  2、 ①内容上,作者用了“新”“嫩绿”“春光”等带有象征意味的词语,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范仲淹精神的永驻。 ②写作上,以“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的描写与开头写景互相呼应;“范公端坐祠内……”以作者的想象,收束全文,更显含蓄隽永。  3、以衡王刻“寿”字的目的和下场反衬范仲淹的事迹和精神,通过对比突出范仲淹的永恒,(2分)说明只有像范仲淹这样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其生命和精神才能永恒。(2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fanzhongyan/2878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