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观沧海》教学设计(2)

观沧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观沧海》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⑴完成书后习题;

  ⑵背诵默写课文。

  六、预习下一课。

《观沧海》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六、预习下一课

《观沧海》教学设计5

  一、导入(3分钟)

  1、当冰山带着眩目的荣耀,渐渐融化,/你开阔的前额便从无边的浩淼中升起。/在这个漂泊的世界里,心像铁锚一样下沉,思考却升上浪巅,额际的皱纹,与海平线震颤,起伏。/我看见曾经雕塑过你风暴和巨浪的指纹,读海的语言,风的语言,水鸟的语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涩日夜洗涤,摇撼。/生命逐渐冷却,旋涡陡然转动,雄鹰守侯崖岸,/听,大海的呢喃!(音乐:海浪声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边,凝神静想,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密语心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4、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二、通读(11分钟)

  5、通读:

  ⑴ 读读诗题,读读诗。(齐读、自读)

  ⑵ 背背诗。(自背、查背、背给同桌听、查背3~4人、齐备)

  ⑶ 看看字怎样写。写诗。(黑板上8个竖线,7个人一人一句)(订正)

  ⑷ 吟诵。

  一起读,带着感情。(在背景音乐下朗读,3~5个人)

  说说读诗后的感受:印象,感觉,评价,体会,感悟都可以。(3~4个人)

  6、小结:叙事、写景、感慨。

  在作者的笔下,海水是多么的美呀!它摇曳不定,波浪滔天,苍苍茫茫,一片浑然。

三、解疑(20分钟)

  7、学生们有不会或不懂的吗?(在前面作好标记)

  (重点解决的问题:生词。翻译。)

  8、连起来读,自己说说意思。(同桌互动)

  9、小结: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川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板书)

  视野宽阔、粗线勾勒。

  真可谓:巨眼睥睨万物,胸中自有天下。

  总结:“澹澹”蕴涵了动荡不息的力。

  “耸峙”蕴涵了挺立不摇的力。

  “丛生”蕴涵了竞争不伏的力。

  “丰茂”蕴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更蕴涵着宇宙造化的热烈奋发的伟力。

  这一切,都仿佛跃动迸发于浩淼无涯的沧海之中。不,是跃动迸发于作者广阔的胸怀之中。

四、体悟(10分钟)

  10、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来谈谈感受、收获。比如:可以画简笔画、写解说词、翻译、说说作者的观察角度和顺序、或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改写成散文、朗读、写一段评价的文字、给曹操写一封信、给渤海风光影片写文字脚本、表演、等等。(画──翻译──朗诵──信……等等)

五、结论(1分钟)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高山也许是一种象征吧!

  真可谓:

  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板书)

  同学们可以可后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中什么具体的时间来观沧海的呢?(下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ancanghai/43805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