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观潮》散文比较(3)

观潮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不难看出,周密的《观潮》在表现对象和气氛描绘上,显然受了这首词的影响,只不过由于体裁的不同,它表现得更为细密、更加准确,同时由于作者意在忆昔怀旧,在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之外,又加上了山中遗民的故国情思,因而在表面的高亢热烈后面则是世事沧桑的深沉喟叹。

  《观潮》的开头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即道破题旨,造成一种先声夺人之势。天下山川风物,奇伟瑰丽者不可胜数,但浙江潮却更觉壮伟,更值得一看。尽管作者此时还未描绘潮来之势,读者也未见其地动山摇之景,但已觉其风雨逼人,极为悬想渴望了。接着,作者又补叙一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望”是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既望”是十六日,这里指八月十六日。浙江潮,本已属天下伟观;八月十六日之潮,又是最盛之日,此时观潮,当然景象更雄奇,场面更壮伟了。通过开头两句,把钱塘潮的声势,观潮的时间皆简洁而准确地作了交代。

  相比之下,吴自牧的《观潮》虽也意在交待钱塘潮给人的感觉和观潮的最佳时间,但却较为拖沓而且冲淡了主旨:

  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看,东有江潮堪 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于常时,都人自十一起便有观者,至十六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

  这段叙述,在内容上没有超出周密《观潮》的开头两句,但周密说得既简洁又准确:潮水以十五至十八日为最盛。吴文却从十一日叙述起,“都人自十一起便有观者”,一直到“至十六日、倾城而出”,不但显得拖沓,也让人把握不准观潮的最佳日期。另外,西湖之美,自不待言,但本文是写观潮,作者把观潮与游湖并举,也冲淡了钱塘潮“天下独绝”的魅力。况且,把观潮归之于杭人奢侈之俗,“赏玩殆无虚日”,更是削夺了钱塘潮“天下之伟观”的形象,深沉的故国情思更无从附丽。因此,从开头来看,周文显然高于吴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anchao/2598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