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从顾城诗歌看顾城的人生(2)

顾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自然美

  顾城关注大自然,他与同时代的诗人作家不同,他用笔诉说大自然,他让海鸥、风筝、大海、小花、石壁、河滩、小草等自然景物走进读者的视野,执笔绘下彩色的童年梦,他自己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对自然有着独特的的灵敏与感知,他对乡村世界,对自然充满向往与喜爱。这与顾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在山东农村的生活让他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雨后》中:“花瓣、润红、淡蓝/苦苦地恋着树枝/浮沫在倒卖偷来的颜色”,《早晨的花》中:“所有的花都在睡去/风一点点走进篱笆”纯净而又自然的意象恰似诗人的内心,他依恋乡村,正如他曾说:“我习惯了农村,习惯了那个粘土作成的小村子,周围是大地,像轮盘一样转动。我习惯了,我是在那里塑造成型的。我习惯了一个人向东方走、向东南方走、向西方走,我习惯了一个人随意走向任何方向。候鸟在我的头顶鸣叫、大雁在河岸上睡去,我可以想象道路,可以直接面对着太阳、风,面对着海湾一样干净的颜色。”顾城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喜欢的是乡村中的纯净,像海湾一样干净,在乡村诗人可以与候鸟、阳光、风融为一体,物化合一,纯净的自然塑造了顾城,也是他诗歌富于自然灵动美的因素之一。

  美丽的自然乡村是顾城的精神寄托地,但是现实生活却在排斥着他,母亲的偏爱让他敏感,童年的独处让他孤僻,从乡村回到北京再到激流岛,在激流岛上他拒绝学英语,成为岛上为一个不会说英语的人,他生活不能自理,不会打字,他的诗歌是靠妻子用电脑打出来,他虚无地等待:“我是待业者/我等待着/我需要/稻谷、蔬菜、阳光/需要无私的给予和得到/我等着。”陌生的社会环境中他被人视为异类,他不会开车,每次到哪里都需要妻子接送,而自然诺大无穷,人是沧海一粟,茫茫自然徒步又如何享受大自然的全部馈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cheng/1893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