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顾城的诗赏析(3)

顾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顾城的诗赏析篇三: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诗人只选择了几个简单意象:“小巷”、“钥匙”、“墙”,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画面中那个敲墙的主人公,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不,也包括中年、老年。这个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人不是终生都在寻找吗?

  顾城的诗赏析篇四:顾城诗歌赏析——《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诗人头顶着天空,脚踏着柔软的土地,他看见道路在自己脚下汇集,而春天在自己手中生长。

  他是一棵树,树根牢牢地抓着大地,却伸开长长的树枝去撕裂天空,他戳开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们透出了天外的光亮,被叫作月亮和星星。

  诗人顾城正是走在荒茫的大地上,才写出了诗,而不是一脚踏空,漂行在宇宙里,美景都来不及驻足,深情都来不及去珍惜,就被推往下一航道。宇宙如此广大,足够人心驰骋,但人身渺小,需站在某一个支点上,才能从心出发,去看见世界的广大。

  所以顾城说:“我认为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个为爱驱动、与光同在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

  人类的电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使他永远临近那个聚变、那个可能的工作——用一个词把生命从有限中释放出来,趋向无限;使生命永远自由地生活在他主宰的万物之中——他具有造物的力量。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自身条件外,无疑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使灵魂生长和显示。需要土壤、音乐、历史、浓烈而纯美的民族之酒,需要语言,没有一种在大峡谷中发出许多回声的语言,成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扎根于人类的土壤,诗人才有迸发到宇宙成流星之光的力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但是宇宙虚空,何处去找这个支点。如果人心以地球为支点,就能翘起宇宙星辰,所以,从地球出发,人类一步步走到了月球,走到了火星,走到了更遥远的虚空……

  所以顾城,他仰望星空,他没有坠入其中的渴望,他很清醒,说是我们抬高了星辰的位置,决定从下边仰望它们,我们想在下边居住。

  然后,我们就看见诗人的树,枝条在空中伸展,“一千枚思想的果实在夕阳中垂落,渐渐,渐渐,渐渐,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选自《在玫瑰停止的地方 芬芳前进了——顾城诗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cheng/2778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