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2)

顾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审美意象的内在寓意

  既然顾城眼中的“神”是一种“绝对的信仰”,那么对于失去信仰或从未有过信仰的人来说重建或开始塑造心中的“神”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而敏感的诗人似乎很早就已经感受到这份隔膜对他造成的压抑感,他不得不发出声音,如《远与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虽然彼此很熟悉并且对望着,但“我”却仍然能捕捉到对方眼中那若有似无、漫不经心的神色,顾城在写人心理的距离时运用了“云”这个意象,“云” 在空间距离上是十分遥远的,会让人感觉可望而不可及,从而带来心理上的苦恼、失落感,因而他选取的这个意象是十分恰当而有深意的。

  在《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里:“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这里的“灯”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信仰,它指引人前进的方向,找寻前进的道路,让人越走越开阔,若找到了它,那么昏暗的生活一定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一种充满鲜艳明亮色彩的生活,人也变得鲜活起来。这盏“信仰的灯”,就是“我们”要找的,也就是顾城终生一直在探寻的,只有这盏温暖的“信仰之灯”(“爱之灯”)才能让世间充满温情,让血液重新热腾起来,生生不息。

  三、审美意象的特征

 1异想化的形象特征

  任何审美意象虽都是“以表达某种哲理为目的的,”但它毕竟不是哲理本身,它会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让人可观可感可品,同时,大脑中的虚的思维、哲理要化为实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就必须抓住一些共同的特征,使之变形、异化,从而让普通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多义、若有似无的哲思。

  顾城的诗歌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总是用尽量浅显通俗同时又天真有趣的语言向人们传达他所体会、感悟到的一切。顾城诗歌中意象的形象特征最突出地体现了异想化,也即梦幻化。异想,就是一种变形,异化,它同样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并不一定遵循人们普遍的思维轨迹,可以更加的天马行空,是以陌生化导致的阻距心理让人感觉新奇独特。在他的诗中,直接以梦为标题直接描摹梦境,或与梦有关描写梦的生发、延展的诗占据了大多数,如《梦曲》《风的梦》《生命幻想曲》,“我醒着,就梦见了一切”,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爱做梦,“以梦为诗,以诗为生”,他已然将诗歌当作了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cheng/2982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