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顾城别恋》剧情介绍及评价(2)

顾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上学时很喜欢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仿佛一根戳在我们的神经中枢上的针,让我们一下子傻了眼。作为才华横溢的诗人,朦胧诗的先锋代表,他曾是我和朋友们崇拜的人。悲剧的发生,让人极度震惊和惋惜,杀妻自戬,这在普通人罪孽深重的罪行,对于诗人,还是恨将不起来,有的是深深的缅怀。很多年过去了,我已忘了缅怀的滋味,因为很久没有值得缅怀的东西,只是那由诗人的诗带来的灵魂的喜悦和感动,会在某个风雨飘摇的夜晚,与因波澜不惊或者阴暗的生活造就的麻木内心狭路相逢。 故事的原型说的是诗人与两个他爱并也爱着他的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诗人表达爱的自由,随性而为,梦想创建属于自己的“女儿国”,他爱的女人们能彼此爱慕,回归自然,男耕女织,与世隔绝。这种充满幻想意味的日子并未维持多久,他认为儿子的降生是一种入侵,对妻子劝情人离开的做法歇斯底里,在他乌托邦的“伊甸园”行将破灭的时候,被她的爱伤害的两个女子都要离他而去,于是精神崩溃,用斧头砍死妻子后,在屋后的树上用电线上吊自杀。

  电影在时空上做了很大的跨度,从文革时期到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北京的胡同到德国到新西兰奥克兰岛,但剧情的安排上显得一般,如果不知道顾城的故事的人很容易看得一头雾水。电影对于顾城和英儿的性着墨颇多,我想是出于商业的角度,但没有《英儿》的空灵与华美。电影也没有表现出顾城的才华与激情。好在电影的结尾已经做了类似“解释权归某某某”的注脚,说明“由真人真事改编,部分改动属于电影创作。”这句话真是土极了。

  让冯德伦出演顾城出乎我的意料,他长得太洋气,又没什么诗人气质,目光不够清澈,眼中的忧郁更多的是一种邪气。但也想象不出由谁来演更合适,也许谁演都不合适,顾城的形象太顽固,太持久,不易塑造。记得在德国讲学的那场戏,顾城在会上朗诵自已的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子》。冯德伦是想表达种孩子气又略带神经质的状态,但他夸张的表情就象个喝醉的经神病。演绎诗人光靠摆POSE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文化的积淀,表演便没有神韵,更何况那是个错误的POSE。李绮虹扮演的雷米不多加评价,而请日本演员森野文子来英儿,估计在国内很难找到女演员全裸上镜,在青山绿水之间,英儿背对镜头脱掉透明的大衬衫,看得出导演对这个镜头下了功夫,慢镜头推进,衬衫的滑落很具美感,只可惜女演员的背面裸体实在不怎么样。 曾在书里看过有关奥克兰岛的描写,蓝天白云,碧海黄沙,幽静树林,令人神往不已。电影完成了我的一部分幻想,风景的确很美,但比起顾城的描写,仿佛还缺点什么,十年前诗人的一支笔战胜了十年后某个摄影师的镜头,又或者十年前的我在逐字逐句读诗人文字的同时固化了那片风景,而十年后的我已然没有多少心情来重新看它了。  碧海蓝天,麦草疯长,诗人的背影渐行渐远。 诗人已逝很多年,不管是《英儿》、《灵魂之路》、还是《魂断激流岛》,也许都难以再现诗人正真的生活,也许,真相根本没有价值,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我只能从一部电影的角度来看待《顾城别恋》,并不认为它与顾城有太多的关系。 诗人已逝很多年,但他的诗歌不死,成为一部电影里唯一的神性光辉。 一个许多年前的诗人,因为一部电影我再次想起他,因为想起他,再次愿他和他所爱的人能够安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cheng/34059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