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过程(3)

归园田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为何而归?(8分钟)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气质,本性。

  丘山:田园

  为何要出仕?

  明确:①养家糊口;②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大济苍生。而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这样看来,“少无适俗韵”也许是陶渊明归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最关键的原因。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的信息。(提示:点题的是哪句?)

  “守拙归园田”,如何理解?

  言外之意:不归园就不能守拙。“守拙”:守住愚拙,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的不良影响而迷失本心。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前八句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上的一段经历: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官场) 思归(归隐田园)

  教师范读“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八句。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每个句子所包含的情感。读前做朗读指导,注意语速、重音、节奏和情感。尤其是注意语速,让学生学会拖音朗读。要求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读诗要如出己口,如出己心。

  3.归向何处?(13分钟)

  明确:“守拙归园田” 归向园田

  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象有何特点?找出描写田园景色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让学生自由朗读“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八句,对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赏析这几句诗,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如何来描绘的?

  景语:

  意象 方宅、草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iyuantianju/2343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