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学范例(4)

归园田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五、重点解读:

  1、划分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

  豆田里长满了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回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六、提问:你种过地吗?你了解农村吗?请你谈谈你对农民的认识?

  明确:

  (1) 辛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结合自己的经历,详细的描述自己的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充实的生活和丰收的希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坦然恬淡的心情 :“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4)朴实的生活,简单的快乐:“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巅。”(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5)淳朴的乡情:“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可能普通人只是看到了劳作的艰辛,而陶渊明看到却是诗意的田园,也是他为什么对农村情有独衷的原因。一个经历过多次仕途生活的发自内心的声音。  七、写作特色:

  1、 选材的独特性:农村生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iyuantianju/2547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