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以《女神》为例分析郭沫若诗歌文学创作风格(4)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郭沫若在这些新生、奇异而又宏大的形象中,找到了完成“自我爆发”的诗歌里自我表现的精神依托。新的物质文明成为蕴藏与传达新的精神追求的渊薮,时代精神在新的意象中得到升华与弘扬到极致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看,郭沫若写的一些表现“大我”的“自我爆发的诗歌”,都间接地体现了城市诗的精神与个性。

  郭沫若在《女神》中,无不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世界的追求,对新时代、新社会的期盼。《女神》对新时代新社会的追求,就表现在它强烈地太阳崇拜上。事实上,从《女神》中我们可以看出,太阳人不仅有容纳百川的宽厚,也 有情满宇宙的仁爱,这使太阳人在暴躁凌厉之外,凭添了许多温暖与友善。在《梅花树下的醉歌》一诗里,郭沫若曾写下了这祥的诗句:“假使春天没有花,人生没有爱,到底成了个什么世界?”世界不可能由爱来构成,但一个缺乏爱的世界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人生的美好。“五四”时期,“博爱”作为一种与“自由”“平等”平列的口号,曾深深地拨动着国人心灵的琴弦。

  郭沫若的博爱精神,在《女神》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渴望祖国面貌的彻底革新,预言新中国的诞生;二是热爱祖国人民,祈盼祖国人民享得人生真正的幸福;三是对大自然、对儿童、对恋人、对朋友的歌颂,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广泛热爱。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崇尚自我,蔑视偶像上。郭沫若曾受泛神一沦的深刻影响。泛神论的基本思想是“本体即神、神即自然”,将人、神与自然合为一体,即“物我无间”。将泛神论作社会化的理解就是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破除等级尊卑,打破偶像崇拜。

  他极度地夸大自我的力量与潜力。在郭沫若看来,觉醒后的自我,贮满了“全宇宙底总量”。而这样的能量一旦释放,便石破天惊,震撼寰宇,既像太平洋一样,可以提起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又像天狗一样,张开大嘴便可吞吐宇宙,还可以象生育万物的女神一样,创造个新鲜的太阳。对自我力量这种极度的自信与夸张,使他处于一种狂热的自恋情结之中。《在梅花树下的醉歌》中,他不仅赞美清淡而窈窕的梅花,更“赞美我自己”;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他崇拜太阳,崇拜山岳,崇拜海洋,但更“崇拜我”。横空出世,力盖寰宇,气吞山河。这是自我觉醒的体现,也是人格力量的体现。郭沫若从来就没有把诗歌作为上流社会的贵族艺术理解,也没有在诗歌中“以理性驾驭情感,以理智节制想象”,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其丰富的想像力,最大限度地放纵感情。更重要的是,郭沫若也不是以诗的艺术形式去“涤净读者的灵魂世界,而主要是以热烈的感情激动读者,让诗歌走进民间成为大众读物。美国民族诗人惠特曼,被人们称为称为“平民诗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1225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