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郭沫若散文赏析 银杏(4)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0)对比手法

  《银杏》一文对比手法鲜明突出。(2分)作者写银杏,说它古老、美、真、善,恰恰是在赞美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美丽,真与善。后文中又写到银杏的蓬勃、端直、挺立、坚牢、庄重、嶙峋、洒脱------也正是象征着中国人应有的正直、坚强与不屈的品格。可是,作者却又写道,银杏正一点点在人们的记忆与思想中消逝。不仅是银杏,它所传载的中国人的正直、坚强、种种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也正随之隐遁,消亡。“遍街的洋槐”“满院的幽加里树”“日本的华侨”都是那些盲目追随洋人,崇拜日本,作了汉奸走狗的人。他们忘本,正如忘记美丽而古老的银杏,而崇尚洋槐一样。“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讽刺了那些汉奸,批判了那些作为中国人,受过中国的哺育与滋润,却忘记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人------与前文中银杏的正直与坚牢形成鲜明的对比。(6分)

  (3)衬托的手法

  这篇散文运用衬托的方法渲染情境,形象生动。(2分)例如作者写熏风的吹拂,群鸟的欢歌,既给银杏的“庄重”增添情韵,又似乎在赞颂银杏的高风亮节。写 “皓月流空”之夜,树影婆娑,想象有上帝百神来到银杏的脚下“聚会”,借幻想的神仙境界,衬现出了银杏的高洁。作者描写的百卉凋残的秋天,“蝴蝶已经死了”,银杏的叶子也不免枯落。但银杏借助秋风,将碧叶“翻成金黄”“飞出满园的蝴蝶”,随风蹁跹起舞,给肃杀的秋天留下一种诗的情趣。它是给大自然的画幅描绘了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玩弄江湖术士的骗人把戏,鄙俗可憎。这里,又从幻化的景象反衬出了银杏的“美”和“真”。(6分)  (4)虚实相生的手法

  这篇散文还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寓意深刻,情理明丽。(2分)例如“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燃料吗?”这句话属于实写,既赞扬银杏的“真”和“善”,又是对上文的虚写以义理揭示同时还照应了第二段的实写。又如第二部分虚实相辅的写法,既是对银杏的 “美”“真”“善”的高度赞颂和评价,也是对我们伟大的名族和中国人民品德的极好写照。(6分)

  (观点2分,分析6分。答案不在上述要点内,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2830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