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左宗棠的博弈故事(2)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胡林翼则老谋深算,深谙官场上阴阳相济之道。当初他任湖北巡抚,朝廷忌他手握重兵,特派官文总督湖广,暗中监视,有识之士都为他担虑。

  但胡林翼很聪明,极力讨好官文,每月给总督府送上丰厚银两,又让母亲认了官文宠妾为干女儿,从而与官文建立了非常良好的私人关系。现在左宗棠有难,胡林翼以他多年为官的经验,自然晓得最为妥善、保险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胡林翼一方面致信左宗棠,设法阻止他北上。“刑部对质”的想法虽然光明磊落,却恐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另一方面,他悄然启动了建立在一系列私人关系网络之上的非正式庇护机制,开始营救左宗棠。

  那么,私人关系网络是如何环环相扣,将庇护信息从一个关系网传递到另一个关系网,并推动着正式保举渠道的迅速形成呢?

  如果说正式保举渠道的标志物是奏折,那么,私信与私人传话就是非正式庇护机制的象征。先看胡林翼写给官文的一封私信,胡林翼先给官文烧了一炷高香:“涤帅所谓宰相之度量,亦深服中堂之德大,冠绝中外百僚也。”然后请官文对左宗棠开恩:“此案樊与黄等似无好声名,正案不敢预闻,其案外之左生,实系林翼私亲,自幼相处……如此案有牵连左生之处,敬求中堂老兄格外垂念,免提左生之名。此系林翼一人私情,并无道理可说,惟有烧香拜佛,一意诚求,必望老兄俯允而已。”

  至于京城那边,胡林翼则“辇三千金(折合人民币约五六十万元)结交朝贵”,替左宗棠打点关系。出面操办这些事情的是左宗棠的另一位好友兼亲家、翰林院编修郭嵩焘。

  郭嵩焘很早就从他的同乡王闿运处获悉皇帝密谕严查左宗棠的消息,知道事情非同小可,立即想到向御前大臣肃顺求救。肃顺权倾朝野,又非常赏识曾国藩、胡林翼等汉臣,由他出面,自然可保左宗棠无虞。郭嵩焘于是先委托同乡王闿运代为疏通,然后王又托其同僚、肃顺亲信高心夔,最后由高将“保左”的信号传给了肃顺。这个过程讲述起来比较复杂,其实也说明了关系网运作的特点:一个关系网络可以借助某一节点,与另一个关系网络镶嵌起来,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影响力半径的拓展。

  肃顺答应搭救左宗棠,不过他又不想太着痕迹,引起皇帝猜疑,所以暗示郭嵩焘:“必俟内外臣工有疏保荐,余方能启齿。”那么由谁具折呢?

  外臣好办,胡林翼以及与左宗棠也有姻亲之谊,又是同乡,极相友善的曾国藩都会保举他。只是内臣找哪位呢?

  郭嵩焘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与他同在南书房当值的潘祖荫,一则自己与潘有私交,二则潘与皇帝亲近,说得上话。但有一个问题:潘与左宗棠素不相识,凭什么要保举他?郭嵩焘考虑再三,决定计赚潘祖荫。

  郭嵩焘先将保折起草好,再带上三百两银票去找潘祖荫(这笔钱应该是胡林翼所出),见了面也不明说来意,只是拉着潘祖荫去喝花酒。席间,他才言归正传,请潘具奏保人。潘询问所保何人,郭说:“你且先别问,保折我已代为写好,你只要抄正递上去就行了,我这里有三百两银子为谢。”

  潘祖荫一直很信任郭嵩焘,又见到银票哗啦啦响,煞是吸引人,所以也不拒绝,将银票纳入怀中,说:“我们且饮酒,再商量。”几杯酒下肚,大家面红耳赤,郭嵩焘趁热打铁,要潘祖荫赶紧递折。到了奏事处门外,潘问:“事已至此,必无悔理。唯所保何人,折中所言何事,必先令我知悉,否则万一皇上问起,将何词以对?”郭嵩焘这才出示保折,潘祖荫看了并无异言,于是缮写好递上奏事处。

  这份将左宗棠个人安危与帝国命运联系起来的保折,对咸丰皇帝的触动很大,促使皇帝开始考虑对左“弃瑕录用”。后来左宗棠为报答潘祖荫的保举之恩,赠给潘家一份价值连城的厚礼:道光初年出土的西周文物大盂鼎。

  不过认真计较起来,所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楚南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这么有震撼力的保荐词,应该是出自郭嵩焘的手笔。潘祖荫固然对荐举左宗棠没有异议,但若说他慧眼识英雄,恐怕也谈不上。

  事实上,潘鉴赏文物的眼光是一流的,但识人则有点不靠谱。有一则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某次潘祖荫与众闲谈,提及某提督忠肝义胆。有人问:“此人战绩如何?”潘说:“不甚清楚。”又问:“状貌如何?”潘又说:“没有会过。”问话的人感到奇怪:“既然如此,你如何断定此人忠义?”潘揭开了谜底:“他送我的鼻烟壶很好,我就知道此人不错。”

  后面的事态基本上按着“保左”派的设想发展。潘祖荫上疏后,胡林翼与曾国藩的保折也先后呈达御前。咸丰皇帝依肃顺之言,将几份保折打包发给了官文。官文一看,已知朝廷有意重用左宗棠,同时又碍于胡林翼的情面,也就不好为难左宗棠了,遂与僚属商量具奏结案。来自正式权力系统与个人关系网络的双重压力,致使官文不得不改变了主意;而正式权力系统的压力,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个人关系网络的暗中推动而形成的。

  回头再来看此案,可以发现,樊燮控告左宗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一场正式权力意欲铲除隐权力的官司,但吊诡的是,博弈双方都需要借隐权力保驾护航与推波助澜。樊燮固然有官文暗助,左宗棠的最后胜出更是得益于他几位姻亲-胡林翼、郭嵩焘、曾国藩不遗余力的周旋。若不是郭嵩焘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潘祖荫的关键一疏显然不会从天而降。

  这是一场隐权力的大比拼,左宗棠尽管只是一名举人、幕客,但他的朋友与亲戚们都是势力显赫的朝廷重臣,当时内忧外患,朝廷离不开这些湘籍大佬们力挽狂澜;而樊燮虽然官居二品,却只有湖广总督官文一人可倚仗,而官文却只是胡林翼关系网络的一部分。总而言之,左宗棠的人脉资源远非樊燮能比,所以,咸丰九年的那一场公案,并未给左宗棠带来灭顶之灾,反而成了他从游幕生涯走向封官拜相的人生转折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8167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