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韩愈的《师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3)

韩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的“道”就是圣贤之道,它大致可以用“仁义礼智信”概括。

  B.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仁义礼智信”的重要载体,所以“四书五经”的实质就是“道”,也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C.师在古代中国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因为道与师是相辅相成、共存共亡、缺一不可的关系,这与韩愈的观点不一致。

  D.孔子作为有记载的民间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既使周朝教育体制得以延伸和创新,又验证了师与道共存关系的存在与重要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记》和《庄子》的记载,都表明孔子与“六经”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看出孔子不教授学生“六艺”,只教授“六经”等儒家经典。

  B.诸子百家大多都开科授徒,聚众讲学,传授各自的学说,墨子曾使孔门“三盈三虚”,可见儒家学说在当时并未占统治地位。

  C.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经常把师与经师混称,与当时的学校教育把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

  D.在古代中国,因为师的教化功能,使其与帝王、父亲构成安定社会生活的三个轴心,奠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基础。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现实,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并形成了悠久的传统。

  B.师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孔子、韩愈都持有这种教育理念。

  C.数千年的华夏道统得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煌煌学术得以薪火相传,师在其中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本文论述了道对于师的依附关系,纠正了韩愈《师说》“师为道存” 错误观点,完善了师与道相辅相成的关系。试题答案:

  6、B(原文第一段:道就是古圣贤之道,大致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重要载体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实质上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可知,“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的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7、A(“证明孔子不教授学生‘六艺’”,此判断错误,文中无此方面的论说)

  8、C(A、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认识到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及其形成的传统。B、“韩愈持有这种教育理念”不当,原文无根据。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韩愈《师说》“师为道存”观点不是错误的,只是论证了师道关系的一个方面,是不完整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anyu/5254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