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河中石兽课堂教学实录(2)

河中石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读懂一个故事:

  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寻找石兽?

  生1: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

  师:他们各自寻找的地点和结果是怎样的?

  生2: 寺僧在原地和下游找石兽,结果没找到。

  师:原文中的两个词是?

  生2:不可得,无迹

  生3:讲学家在原地沙下找,没找到。

  师:文中直接告诉我们结果没有?

  生3:没有,是从后文老河兵的话中得知的。

  师:很好!学语文就要“瞻前顾后”。最后老河兵找到了石兽,他在哪找到的?

  生3:河的上游。

  师:原文中说——

  生:果得于数里外。

  师:他们各自寻找的理由是什么?

  生交流汇报

  师:请大家注意:河兵。老河兵!从“老”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4:经验丰富,知道的多。

  师:是啊,难怪人家都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

  师:文中提到哪些人的几次笑?

  生:两次。讲学家和老河兵。

  师: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生5:讲学家的笑是嘲笑,是自以为是的骄傲的笑。

  师:老河兵的笑呢?

  生6:老河兵经验丰富,他笑讲学家不懂装懂。

  师:谁能把老河兵说的话演示给大家看?

  一男生上讲台演示、讲解。

  师: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胸有成竹、淡定包容的笑。

  语言文字是很感性的东西,有什么样的语言就会有什么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情感就必须有什么样的声音。你们能用声音表达对这两种笑的内容的理解吗?小组合作,交流揣摩一下。

  生朗读交流。

  师:(发现一女生一直低着头,很腼腆,很胆小。)今天我们班上同学发言很踊跃、很精彩。可我发现你却一直很沉默,要不下面你来读读讲学家的笑?我相信你能读得很好!

  生7读,读完,全班学生鼓掌。

  师:掌声已经证明了一切。(见一学生举手)你有什么问题要交流?

  生8:我觉得她读的还好!

  师:还好?你的言外之意是你能比她读得更好,我的理解对吗?

  生8:嗯!

  师:很好!很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你试试!

  生8读,果真很好。

  师:你的朗读已经证明了你的自信完全是有根据的,而不是自以为是。

  众学生举手。

  师:刚才是两个女生读的,下面我想找个男生试试。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今天上午的第四堂课,在此之前已经有三个老师上了同样的内容,但我相信我们是今天的压轴戏。我希望接下来的朗读也能成为压轴朗读。找谁呢?(搜寻中)听我这么一说,你好像在那得意地笑,就你了。得意地去读吧!

  生9读。抑扬顿挫、情思飞扬。学生及听课老师鼓掌。

  师:读得太好了,节奏、情感很到位。我崇拜你,并且成为你的粉丝了。(生笑)只是有一个小瑕疵:“是非木杮”要注意停顿。“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这样才对。

  师生朗读老河兵的话。

  明白一个道理:

  师:为什么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仅仅因为“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吗?

  生1:不是,是因为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工作,有经验,知道实际情况。

  师:是啊,同一件事情,寺僧和讲学家他们都只是从自己的主观臆断出发,去判断、去思考。而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

  师: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道理?

  生: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师:教学这篇文章,我也有所收获。凑了四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体会:

  读《河中石兽》

  —— 陈运霞

  失石河中来寻觅,三次寻找无踪迹。

  主观臆断不可信,尊重实际是真理。

  了解一种写法:

  师:文章题目叫《河中石兽》,如果根据内容加一个字,那么是——

  生:找  、寻、求

  师:都可以。就“寻”吧。围绕河中寻石兽,写了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三个人的四种方法。他们的结果分别是:不可得、无迹、失败、果得之。我们跟着作者得出了一个道理。为了与“河中寻石兽”相照应,可以是哪五个字?

  生1:实践得真理

  生2:主观看事物

  师:我想你的理解肯定没错,只是“主观看事物”这个表达有点小问题。再想想,我们过会再交流。

  生3:实践出真知

  师:说得真好,就它了。(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师:(对生2)想好没?

  生2:主观不可信。

  师:漂亮!主观不可信,臆断不可信都行。好多种答案,好多种方法,只要我们愿意开动自己的脑筋。文章就找石兽这件事,是悬念迭生,引人入胜,最后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文章高妙之处:一波三折,层层铺垫。文章还在叙事结束后生发了一句议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叙后议,画龙点睛。平时大家写作文时总是在记叙一件事之后就戛然而止。如果这时也能加上简短的、恰到好处的议论或抒情,那将更胜一筹。学了这些方法,以后大家在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试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ezhongshishou/1753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