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红楼梦》有感_读后感(3)

红楼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读《红楼梦》有感_读后感9

  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之幸也!不是我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且听我细细述来。

  如果黛玉还活着,以她瘦弱的身子骨,你能想像她看着宝玉与宝钗过着幸福的生活,在她面前炫耀时伤心的模样吗?再者,她能接受贾府被抄的打击吗?我想,非也。

  在宝玉拜堂成亲的那一刻,高鄂将高傲孤僻的黛玉写得那么微不足道,她没有笑着离开,而是指天哭地地走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她还是我们所认识的黛玉吗?不是。我觉得曹雪芹本意非此。

  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给不了黛玉幸福。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我们还指望他来保护黛玉吗?整天跟在一群女孩的后面,对她们温柔体贴。你怎么知道他哪一天看上了哪一个女孩,便抛弃了我们黛玉,嫌弃我们黛玉。就如紫娟说的那样:“你的花言巧语我们已经听腻了,就只会抠死人。”他与宝钗结婚后,在宝钗怀有身孕之时,弃她而去,做了和尚,让宝钗独守空房。他对宝钗如此,那么,他对黛玉也可以如此。再者,如果有一天,贾府重整旗鼓,你能想象黛玉洗碗下厨做汤的情景吗?到了数年之后,宝玉突然发现黛玉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许多,再看看,身边的袭人就宛如当年的赵姨娘,他怎得又不想起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呢?

  现实世界本来就不应是非黑即白,也许历来许多人悲叹黛玉之身世,可谁又能确定黛玉不是世间的幸运儿呢,毕竟爱过、痛过、哭过、笑过便是人生,既然尝遍人生之酸甜苦辣,亦没有白走世间一趟。她的生命在故事最华丽之处结束,如昙花一现,留下世人的无限唏嘘,也是一幸事呀。

  因此,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的万幸啊。

读《红楼梦》有感_读后感10

  今年断断续续的又读完了一遍《红楼梦》,掩卷而思,真有一种“云深不知处”之感,红楼中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女孩儿,牵动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啊。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独具人性,千人千面,没有丝毫的雷同首先要说的就是黛玉,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身世孤单,精神压抑,加上寄人篱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我十分脆弱。黛玉初进贾府时,时时细心,事事谨慎,言谈举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别人耻笑。

  第一次见到宝玉其人时,油然而生了一种亲切感。而宝玉眼中的黛玉,自然与众人眼中的不一样,“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所以当发现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没有玉时,竟摘下自我的玉,狠命摔去。

  很多人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我也佩服黛玉的美丽才情,但总觉得大家闺秀就应当如宝钗般大度有气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鸡肠、尖酸刻薄。宝钗博学多识,深沉理智,端庄贤淑,然而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实更多的是遵从母亲之命,嫁给了一个不爱自我、亦不被自我所爱的丈夫。

  贾母说她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耐得贫贱才好。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之后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做人就应当这样,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红楼女儿们个个个性鲜明、美丽可爱,《红楼梦》这本书每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的好书。

读《红楼梦》有感_读后感11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红楼梦》一部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小说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只这一点点便可窥出曹雪芹先生的胸中丘壑,书中还有很多很多诗情画意的场景,只有亲身走进红楼中,才能领悟它的美好。

读《红楼梦》有感_读后感1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大成之作,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这本书主要讲了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四大家族的婚姻悲剧和大观园中琐事为重点,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锦衣玉食到走向碎裂、死亡的趋势。

  其中,我喜欢“湘云备设螃蟹宴,黛魁斗菊花诗”这一章。

  这一章主要写了史湘云请大家吃螃蟹、作诗与大观园姐妹们成立诗社的故事。其中,李纨是诗社的社长,她又封菱洲、藕谢两位学究。一位是出题限韵,另一位是誉录监场。接着,众人将在烧“梦甜香”故以为时间限制,做出一首定好韵牌的七言韵诗。

  宝钗、探春先做出了诗,随后是宝玉。宝玉看见黛玉没有写诗,正在干其他事情。

  等到众人催黛玉时,她提笔一挥而就,也是写一句,众人赞一句。最后,林黛玉排第二,宝玉压尾。李纨等人竟忘了史湘云,连忙去请她,史湘云一面和别人说话,内心早已合成。她写了两首后,众人惊讶不已。

  随后,大家在藕香榭吃螃蟹。这里十分热闹,诗社里的成员又在那里进行写诗。这次的题目是李纨所定,都是跟“菊”有关。这一次,林黛玉的三首诗都得第一,众人拍手叫好,连声称秒。

  这本书的内容多,也新颖。讲了因荣华富贵的浪费到家破人亡的分裂。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ongloumeng/40766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