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红楼梦真的结局(上部)(3)

红楼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红楼梦》成稿在作者生前便已流传了很长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作者完全可以完成后半部,但这传说中的后半部,市井中人却从未得见。反而,在本书的最后几回,我却看到奇怪的迹象,这几回只是间略地述说情节,文字与人物毫无光彩,略显生硬(《芙蓉女儿诔》除外,它可能是作者早先便写好的),已看出仓促之意,不知这部分是有人代笔,还是作者力不从心了。

  既然香菱与冯渊的好姻缘被薛蟠毁掉,那么黛玉呢?

  薛蟠是本书非贾姓男子中着墨最多,也最被丑化的一个人物,而他在本书里除了香菱一案之外,根本就是一个可有可无之人,可作者偏偏不放过任何一个丑化他的机会,只要有荒唐的场景,就必有薛蟠出现,就必大暴其丑(此非一般的憎恨)。因作者这种泄愤的需要,为薛蟠制造了很多出场的机会,给读者印象好象宝玉与薛蟠过从甚密。宝玉一个风雅之人,与蒋玉菡做朋友倒是合乎情理,可薛蟠这个浊物,与宝玉有何相似之处?

  贾雨村在以后的情节中再未出现过,他的作用无非是连接香菱与黛玉两位女子。贾雨村既然在香菱与薛蟠一事中推波助澜,难保不会在贾府势败时给黛玉带来厄运。贾府招祸,食鸟各投林,狠舅奸兄可以把巧姐卖掉,这个无父无母的黛玉又能怎样?此时贾母可能已死掉,宝玉又不能脱身,这个黛玉曾经的老师,他有何事不敢做?此联想皆因首回贾雨村吟出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字“时飞”),后文有详解。

  可见,这段冤案已非一般的引子,实则宝黛悲剧的写照。本书首回第二段,仅只一句话“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若此言仅指甄士隐梦中之事岂不多余?那是略有脑筋的人便可明了的。作者即是先著书,而后分出章回,那么“此回”也许并非仅指首回,本书唯一用“梦幻”一词是在第四回:贾雨村得知香菱、冯渊一事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头路,且又是个多情的,若能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这薛家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定情于一人者。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一见钟情的香、冯以“ 孽障遭遇,亦非偶然”来形容不是太勉强了?它是暗指宝黛的“前生木石之约”。原来这个悲剧的真相才是此书立意本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ongloumeng/4094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