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清代女性的《红楼梦》(3)

红楼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是诠释学方法。诠释学认为,历史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一种活的对话;诠释关系到三种“意图”,即“文本意图”“作者意图”和“读者意图”。诠释学在清代女性红楼接受研究中的应用,尤其要注意“诠释循环”的理论运用:本文与诠释者之间问题意识的循环性,诠释者的主体性与原著文本交融为一,在问题意识上与原著文本有往有返,互为终始,形成一种或多种对话关系。清代女性对《红楼梦》的理解、诠释,总带着自己特定的历史时代色彩,她们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秉承着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文学观念去理解、诠释《红楼梦》。所以,不同历史环境中的女性对《红楼梦》的诠释不尽相同,其接受的表现与结果亦不尽相同。这也就是所谓的“视域交融”——历史的视域与诠释者的视域交融,前者融入后者,后者置入前者。这事实上也就是一种体现着互动关系的文本接受现象。

  三是性别理论。性别研究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无论是研究主题或是研究方法,都有重要的发展及运用。清代女性红楼接受研究若能从性别认知、女性意识等涉及性别理论的课题入手,将能更为着意探析男女性别的不同对《红楼梦》所产生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而女性红楼接受在女性本位上对《红楼梦》女性书写同构发展的优势,亦必将得到更为深入且深刻的认识与分析,并对探索清代女性文学在文化、历史中的演变与影响有极大帮助。

  四是互文性批评。以结构与解构主义的观点看,没有一个文本是初始的,独创的,任何文本都依赖于先前存在的文本和释义规范,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红楼梦》及其接受史中所呈现的种种文本,体现着相当明显的文本互涉现象。换言之,《红楼梦》及其相关的接受与诠释性的文本同一切文本一样,都存在着文本与前文本,乃至与非文学文本等各自不同的互文关系。如《红楼梦》与各种续书、红楼戏、题咏诗词、绘本画图,以及跟《红楼梦》有关的绘画与题咏、戏曲与绘画、小说与插图,乃至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如此等等。因此,互文性批评亦应是清代女性红楼接受所要借助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ongloumeng/918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