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浣溪沙》教学设计(4)

浣溪沙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接下来一句写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时写了五首《浣溪纱》,记述了作者的村野见闻和感受。此其四。

  首句写景兼写人,同时又点明了时令。“簌簌”,像声词,描摹枣花飘落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枣树是北方常见的果树,多种植在场圃旁或者是村庄的田间地头。因为其经济价值较高又不大影响庄稼的生长,故深得农民的喜爱。每至初夏,麦子将熟的季节,那稠密的黄色的小花便挂满了枝头。微风拂动,小小的枣花纷纷而下。大概作者正行至在枣树下,那清香四溢的小花便洒满他的衣襟。作者从寻常的枣花落笔,渲染出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次句 “村南村北响缫车”写所闻。蚕事已毕,茧子丰收,村妇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它们要趁紧张的麦收来临之前,赶忙把茧子缫成丝,来换回生产、生活的用品以备麦收之用。怪不得走到那里,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缫车声呢!紧接着下句“牛衣古柳卖黄瓜”是写所见。“牛衣”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作者徜徉在枣树下,抬眼望去,就在道口那棵六书下,一位身着粗麻衣服的农人正在叫卖刚上市的黄瓜呢!枣花簌簌,缫车声声,再加上叫卖黄瓜的吆喝声,这是一首多么悠扬的田家音乐啊!

  如果说词的上片是通过作者伫立村头,谛听静观,拍摄下了农村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了蚕事、瓜果丰收后的繁忙景象的话,下片则记述了村外旅行中的一件生活小事,从中可见作者平易近人的作风。年过半百的他大概是走路累了,又喝了几杯酒的缘故吧!在初夏暖暖的阳光里,觉得意倦口渴了,很想喝碗清茶。于是就“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敲门试问”有一点探询之意,是想打听一下老乡家有没有清茶,并不是要求人家必须得提供。这一举动充分表明苏轼是以一个普通过路人的身份出现在老百姓的面前的。他不愿意惊扰百姓,更不愿意摆老爷的官架子。作为州官的他,向老百姓求茶喝,态度如此之谦和,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五代北宋文人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极其少见,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期间作《浣溪纱》五首,描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为北宋词的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这首词记述了词人在村郊的见闻和经历,似乎信手拈来,但是在构思和语言上都颇具匠心。词中的“枣花”、“缫车”、“牛衣”、“古柳”都是农村常见的典型事物。“卖瓜人”、“野人家”更具有乡土风情。问农户敲门求茶,尤具农村淳朴的风俗。清新朴实,明白如话,是该词最为显著的艺术风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anxisha/5645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