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从及物性角度分析宋词《浣溪沙》的英译文论文(3)

浣溪沙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结语

  通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浣溪沙》五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由于视角和依据的背景知识的不同,不同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从而导致对及物性过程的参与者、过程以及环境成分的选择各不相同。因此,正确选择及物性过程对于翻译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为准确传达词义及词的意境,在选词上译者应参考及物性理论细细斟酌。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4.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站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红阳.中国语境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

  [6]张威.功能语言学关照下的翻译形式等效——《游子吟》英译文的及物性剖析[J].当代外语研究,2002,(5).

  [7]王正鑫.对《渔翁》及其三种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J].科技视界,2012,(8).

  [8]刘冰冰.对古诗《春晓》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科教文汇(文化研究),2007,(6).

  [9]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J].中国翻译,2006,(5):45-49.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anxisha/5969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