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断案例分析(2)

湖心亭看雪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反思阐述】

1、魂牵梦萦的伊人:

  我们做教学科研的要讲究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这堂课上,莹莹老师很多地方都用了新的教学理念,让人耳目一新,笔者也学习了不少,受益非浅。只是整堂课的始终,师生皆全然不顾夹在教材中,用一整张页面绘的白描国画作品。笔者细观该图(图附后),发现它与文本内容是多么的和谐与统一。全图布白为主,近处是一客坐船中,一舟子撑蒿缓行,远处仅保 塔下之长堤、湖心一小亭隐约可见,一大幅画面,仅这三点如“影子”一般点缀其上。天啊,这是多么的生动、形象的活教材呀!可惜尽浪费了。当上课老师提到“白描”一词时,笔者的心便全在那可爱的插图上,至今魂牵梦萦……

  教材插图形象、生动、可感,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选文。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这就是有力的佐证。

2、双重价值的凸现:

  这在理论的高度,用王荣生教授的观点来阐述,将会更深刻。“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教什么”和“用什么去教”的两个问题。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的中介。我们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这种教材同时具备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400年前的张岱自然不知道他的文章后来会被编入全国初中生统一使用的教材中,文章只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这也是他唯一的价值,即原生价值。然而一篇文章经过编者配插图、添注释、加练习等编辑手段,就成了教材,即文本。文中的插图便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教材除了原生价值外,还有教学价值,这种双重价值不是一般文章所能具备的。

  教学中,教师大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认识这就是白描的画法,艺术是相通的,让每位学生进入图中,哪怕不用说与写、不用查工具书,也能形象地体验到西湖雪天那白色的世界中几个景点是多么寂寥和悲凉,亡明遗老孤独与无奈、自由与豪爽、恬淡与高雅的心态跃出画面,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文章主题。学生的参与面也将更广泛,不会仅“一小部分学生”的写作与交流了,也不致出现“支吾”、“费力”、“冷场”与“被动”。至于这两句西湖雪景的背诵,更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有机会上这一课,笔者要好好利用这一绝妙的教材插图,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xintingkanxue/175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