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将进酒》教案(2)

将进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抽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理清第二段的结构、大意。

  1、举杯劝酒。

  2、劝酒辞:歌一曲。

  ①“与君……”:脱口而出,可见豪放不羁。

  ② 提问:劝酒辞可分为几层意思?

  三层:⑴ 主旨句: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 “长醉不复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李白在《宣州谢眺楼芡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这就是《将进酒》中的李白!

  ⑵ 列举古往今来贤才不得用的现象,表达作者的愤激之情。

  思考:① 圣贤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孟子、屈原、贾谊之流。孔子、孟子,奔走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施行仁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君的任用;屈原、贾谊,理想、抱负一直不为人所理解。)

  ②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什么?

  (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

  ③ 李白为什么单单点名写曹植?

  (才华、遭遇相同,用以自况。)

  ⑶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3、小结第二段:对权贵的鄙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4、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并抽查。

  1、举杯劝酒

  ① 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蔑视、否定

  板书: 圣贤皆寂寞

  ② 列举 愤慨(自况)

  2、劝酒辞 陈王宴平乐

  五花马

  ③ 纵饮 换美酒:狂放(悲、乐、愤激的集中体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ngjinjiu/2183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