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平凹散文朋友赏析(3)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闪烁着哲理火花

  这些哲理多出自作家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他的散文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辞,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

  不炫耀,也不张扬。但他将生活的道理浸透在朴素的文字之间。读了令人有所感悟,回味无穷。这样的作品有《丑石》、《一只贝》、《落叶》等。“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的感到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的伟大。”(《〈丑石〉〉这是〈〈丑石〉》中的结论。“丑石”当初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没有用的东西。“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借来浣纱捶布。它静静的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满满的竟锈上了绿苔。”直到林子里来了位天文学家,才说出它的价值。我们才为我们的愚昧无知感到惭愧。这篇散文语言朴素无华,作者只是在静静地诉说,诉说着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却道出了生活的哲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有着显赫的外表的。那些外表并不华美,甚至有些丑陋的东西,往往对我们是最有用的。现在的我们过于注重事物的外观,而忽略了事物的真正的价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道理是从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中讲述出来的,一点也不做作,不矫情。“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是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有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落叶>>)从一片片落叶的凋零中,作者寄托了对生命的感悟,生命自有轮回,何必苦恼哀叹,只有快乐的面对生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作者将人生的道理讲述的是这样的自然贴切。毫无雕琢痕迹。“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是贾平凹在《一只贝》中深情地描述。这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没有华丽的外表,所以它的壳也不被人重视。但它经受了磨难,血肉磨成了硕大的珍珠。在丑陋的外表下,埋藏的却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你不由得会赞美这卑微生命的伟大。这篇散文与《丑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哲理就蕴含在朴素的文字之间。在不知不觉地阅读中,你的灵魂会得到净化,你对人生的感悟会更加的透彻、深辟。贾平凹的散文就是这样,他在文章中要表达的道理是那样的自然含蓄。哪怕是对一片落叶、一只贝的描写,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独特体悟。你在那朴质无华的文字间可以触摸到作者的灵魂。贾平凹的哲理散文用的就是平实的语言,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也不需要过多的雕饰,但是讲述的道理却是深刻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1892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