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平凹谈《废都》的际遇和我的命运很像(2)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废都》的坎坷际遇与我的人生契合

  上世纪七十年代,贾平凹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作至今已有四十个年头。花甲之年的贾平凹创作力旺盛,去年在上海著名文学期刊《收获》上发表的新作长篇小说《带灯》,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带灯》依然是贾平凹立足乡村、观察中国之作,小说讲述一位文艺女青年“萤”来到秦岭地区的樱镇镇政府工作,改名“带灯”,遇到农村中各种复杂矛盾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活情况,也涉及当下社会不少敏感问题。贾平凹说,《带灯》的故事非常真实,甚至连女主角都确有其人。这本书精确记录了贾平凹对农村基层很多问题的关注和担忧。在他看来,“社会基层有太多的问题,它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

  不过在许多中外读者心目中,贾平凹最为惊世骇俗、令人难忘的作品当属1993年出版的《废都》。这本书为贾平凹赢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的崇高国际声誉,却也让他进入创作低谷,一度几乎在文坛销声匿迹。

  “其实,书就像人,也有自己的命运。《废都》和我很像,它的坎坷际遇与我的人生比较契合,有点艰难的意思。”追忆起《废都》当年激起的巨大风波,贾平凹感叹,当年作品发表后,各种压力铺天盖地而来,内心不够强大的人肯定早已被压垮,不过自己的个性倔强不服输,顽强挺过人生低谷。“我坚持写,因为总觉得不服气,当时我的写作自信受到了打击,唯有通过不断地写,才能重塑自信。就像一棵小草被掐了,总得等伤口先愈合才能继续成长开花,这有一个过程。”  文学创作犹如“带灯”旅行,用微弱的光照亮别人

  四十年文学生涯跌宕起伏,贾平凹却笑言“还没写够呢”。眼下,他正在创作一部新作品,但距离完成为时尚早,具体内容不好透露。

  “我想用我的笔来记录时代,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如果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也没有关系,起码留下了一些资料给后代,让他们更了解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这个时代。”贾平凹说。

  回顾人生和文学创作,贾平凹自嘲只顾埋头写作,“不是好父亲、好丈夫,也不是好领导”。他自觉用文学创作关照中国现实犹如“带灯”旅行,用微弱的光照亮别人,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至今我还记得四十岁时,第一次乘飞机,下雨,但坐上飞机、穿过云层之后,发现云层上面全部是阳光。其实,无论文学也好,美术、戏剧也好,一切东西在下面都是‘民族’的、‘有差异’的,但是一旦突破达到最高境界,它们就会相同。人生和文学都是如此,只要穿越云层,上面全都是阳光。”贾平凹感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3576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