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5)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9、文中写月夜之美,抓住了_____________的特点。月光的皎洁、明亮与美好

  11、文章不仅点明和张怀民的友谊,更流露出不甘心一个人独赏月夜美景的句子:_____。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_________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结尾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知识扩展: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2724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