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记承天寺夜游逐句赏析(2)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佳作。围绕六要素来写,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与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起因:月色如户,欣然起行。经过: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寥寥数语,记叙的六要素聚集了。

  苏轼的行文风格:以极少的文字,包含极多的内容。才 47 字,不仅记叙得眉目清秀,而且是跌宕起伏,字字翻江倒海,句句韵味无穷。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夜游所见,乃是全篇之精华所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整篇古文无一月字,却句句写月。把一用俗了的比喻句“月色如水”,化腐朽为神奇。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王国维说,“凡景语,皆情语。”苏轼用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透过这张照片,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闲人”最能体现。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境况下,面对一片如水的月色,抒发了一段闲人的心境。当代散文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的确,对于苏轼来说,黄州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灵,但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让他在人生的低谷完成了豁达人生观的塑造,从而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记承天寺夜游单字翻译

2.《记承天寺夜游》分层解读

3.《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结构及原文

4.《记承天寺夜游》整体赏析及分层赏析

5.《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识记

6.《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设计

7.《记承天寺夜游》分层赏析

8.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学案

9.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

10.记承天寺夜游学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742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