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季羡林作品《槐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

季羡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1986年6月3日

【阅读练习】

  13.本文三次写槐花,由于看花的情形不同,作者对花的感受也不相同。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分)

 看花的情形对花的主要感受
第一次在开花的季节,看到了常见的槐花。1
第二次23
第三次4亲切而充满了生气。

  14.阅读第16段画线句,说说“这样一个经验”在文中体现在哪两件事上?(4分)  15.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1段和第17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参考答案】

  13.要点:①看惯了,习以为常。 1分②印度朋友的惊奇和赞美,引起作者对槐花的注意。 1分③仿佛第一次见到,陌生又似曾相识,发现了新的东西。 1分④努力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尽情欣赏。 1分

  14.要点:①我看惯了槐花,就习以为常了。2分 ②印度朋友习惯了看木棉花,就不感到神奇了。2分

  15.示例: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抒发了深挚的情感。第1段运用了描写和联想,写出了槐花的清香、美丽和壮观,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熟悉和赞美。第17段,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洋槐以情感,写出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用描写表现山石树木,用展现色彩的词语写水写花,写出万物的生机和欢畅,抒发了作者用心感受,发现美的喜悦心情。第1段分析3分,第17段分析3分,语言表达1分,共7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xianlin/3575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