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季羡林的八个故事(3)

季羡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季羡林的故事4、她等待季羡林一生

  1935年,季羡林来到德国格廷根大学留学,房东女儿名叫伊姆加,时年二十三岁。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几天后,伊姆加德首次造访季羡林:“我父亲的工厂淘汰了一部打字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季羡林高兴得跳了起来,他窘迫地问:“你不会要很高的报酬吧?我可是个穷学生。”伊姆加德笑了:“我要的报酬,是让你陪我走遍格廷根。”接下来的四年,季羡林在伊姆加德帮助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集。一天,两人相约去森林咖啡屋,伊姆加德突然问季羡林:“当我们七十岁时,你还会带我来喝咖啡吗?”季羡林立即明白了对方的爱意,低头不语。

  经过无数次痛苦的思量后,季羡林作出了选择——回到中国去。那天凌晨三点,论文终于打完了,季羡林对伊姆加德说:“累了吧,让我帮你揉揉肩。”他按在她双肩的手有些颤抖:“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伊姆加德哭着央求:“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季羡林仰起脸不让泪水流出来,他痛苦地摇了摇头:“我要回到祖国去。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比我更好的呵护你一生的男子出现的。”伊姆加德没有再说什么,然后在论文稿的最后打上了一行字:“一路平安!请不要忘记。”

  2000年,一位女导演在拍摄季羡林传记片时,专程前往格廷根打听伊姆加德的下落。依然是那个地址,开门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妇人。她笑盈盈地向来客问好。女导演激动地问:“还记得六十多年前那个中国留学生吗?”她迟疑片刻,潸然落泪:“是季羡林吧,我一直在等他。他还好吗?”得知季羡林尚在人问,而且是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时,伊姆加德欣慰地笑了:“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我的手指依然勤快灵活呢,我还能打字!”

  点评:

  这是一个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当年,羡林的心里充满矛盾,如果他留在格廷根,就意味着“抛弃”祖国和亲人,而他留学的初衷是想等学有所成之后报效国家。在“我的祖国需要我”的爱国情操感召下,他最终选择了回国。

  女友伊姆加德从内心挚爱季羡林,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十年。为了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令世人感动和赞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xianlin/5094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