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兰亭集序艺术手法分析(2)

兰亭集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具体分析:

  (1) 用笔

  ①变化莫测的用笔姿态。“神龙本”摹本几与真迹相埒,尤其是用笔,真切地表现大王用笔之精妙、繁复又恰到好处,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变化过于繁复,学习者只能临习,但只要离开原帖就很难再写出原帖中诸多的变化,帖中二十馀个不同的“之”字,并非是哲学意义上的不同,而是指其在用笔体势、写法上的不同,这其实是很难的,帖中重复的字如“盛”、“畅”等,在体势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一点我们可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后世大家的临本中得悉,即使他们的临本也简化了《兰亭》的用笔,如赵孟頫的临本。王羲之在一个字的多中写法上有变化,即使在一个字中,相同方向的笔画他也是力求有所变化,如“世”、“此”、“带”等字的竖画起笔,很难说是王羲之有意为之,但却极其自然。

  ②出神入化的用笔技巧和遒媚劲健的笔画。王羲之会通古今、增损古法、创新出新在本篇中表现得极为典型。用笔方圆兼具、藏露并施,使笔道既具沉着含蓄之态,又不乏灵动俊美之意。在技巧上,行书最强调使转,我们来看“茂”字,毛笔的锋颖在字中绕了九次以上的圆圈,但提按是如此的妥帖,而学者很难跟上,只好简化,如赵孟頫所临。而且大王在字中笔尖可以从任何角度方向入笔,也可向任何方向出锋,令人叹为观止。故有人称,临习《兰亭》上百遍了,但离开原帖仍然难以上手,也就是说在自己书写时很难用上《兰亭》的笔法。因此,我们建议,学《兰亭》主要是体会大王用笔的精妙和变化多端,这对学者深刻认识、体会毛笔的使转、提按有莫大的好处,若能得到大王的几分意思,再理解、学习其他书家的字就容易多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ntingjixu/3253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