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

老人与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五指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老人塑像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昆明市翠湖湖畔,矗立着一尊老人的塑像,人们尊称他为”海鸥老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块走进课文21老人与海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汇报,师写板书,理清文章结构)一位老人每逢冬季,他每天都会到翠湖喂海鸥,他视海鸥为儿女,天天来照顾它们。老人死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肃立不动,并站成两行,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板书:

  老人海鸥海鸥老人

三、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情意

  1、文章哪里写了老人给海鸥喂食,与海鸥嬉戏的?(1~13段)

  2、快速默读1~13段,思考:老人为海鸥做了哪些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生汇报谈体会:

  ⑴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呀!(读3、4自然段。)

  ⑵真是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读词”有声有色”声在哪里,色在何方?细细品味,在脑海里形成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生交流)老人与海鸥的声音融为一体,多么默契!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⑶小结:

  老人与海鸥构成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和谐的画面,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音乐在走进着和谐美丽的世界。(配乐有感情朗读3、4段。)

  4、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动了,我想说:老人的爱是美美的中餐。学老师的样说说老人的爱是──这样的爱是无私深切的爱!

  板书:

  深爱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深眷恋

  1、师:老人去世了,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自由读14~19自然段,圈划重点词句体会。

  2、生汇报: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课件出示这句话)(从突然、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体会海鸥意识到老人出事了,体会海鸥的吃惊。指名读、齐读。)

  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课件出示这句话)(从纷纷落地、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体会到海鸥们在为老人默哀。)

  ①你曾在哪见过类似的情景?(亲人去世)

  ②是呀,海鸥们象儿女一样为老人送葬,海鸥失去了亲人,心情怎样?(伤心,悲痛。)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⑶师: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又有怎样的举动呢?

  (引读17自然段──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课件出示这句话)

  ①说说你的感受?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从两个扑体会到海鸥急切的心情,舍不得老人;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围得老人的遗像很紧,舍不得走。表达海鸥对老人深深的眷恋。板书:眷恋。)

  ②带着不舍之情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四、情感升华,感受老人形象

  1、老人深爱着海鸥,海鸥眷恋着老人,课文学到这,你有更深的感受吗?

  (动物也有感情,也有着自己的情怀,海鸥知道知恩图报。)

  2、老人无私的爱才换来海鸥深深的眷恋,老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记住他吧。已故的老人──(引读最后一段)。正是因为老人心里一定是装着飞翔的鸥群,所以老人生前节衣缩食一心为海鸥,生前的老人──(引读第二自然段)

五、总结

  老人与海鸥之间真是情深意重,人与动物之间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课后让我们去阅读去感受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推荐课外阅读《军犬黑子》。

【板书】

  老人深爱海鸥海鸥眷恋老人

【反思】

  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配合非常默契,教学活动很流畅,老师和学生都充满了激情.课堂上我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让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整堂课有效地贯穿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但“工具性”凸显不够,在教学设计中没有扎实落实“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情感写具体的?”的方法的教学。

【评课议课】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抑扬顿挫、亲昵、撮嘴呼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老人塑像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昆明市的翠湖湖畔,矗立着一尊老人的塑像。你们瞧,他面带微笑,手捧食物伸向海鸥,海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叫吴庆恒,人们尊称他为“海鸥老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21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

  一组内预习生字交流

  小组为单位开始交流,先交流:

  1号,主持同桌互查生字词。(字音、字形、笔顺)

  2号统计生字词不会的组织大家帮助想法识记。

  3号多音字,其他同学补充重要的。

  4号交流解词

  二组内预习交流主要内容

  先说用什么方法概括的,再说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交流形式同生字交流

  三、交流评议:

  (一)全班交流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小组交流主要内容:课文就是围绕着老人与海鸥,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之间感人的故事。(板书:老人海鸥)

  3、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呢?(板书:亲人)

  【出示语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感悟真情。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13自然段,找找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边读边在旁边写下批注,可以写下自己的理解。

  2、全班交流:(随机出示)

  [1]、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抓住:“每天”、“只为了”理解。

  2)这是位怎样的老人呢?课文是怎样写的?指明读句子。哪个词用了三次,读了你有什么感受?

  3)让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4)带着你的体会齐读这段话。

  5)老人为什么如此打扮,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2]、出示:“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是写老人喂海鸥的情景。板书:喂

  2)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希望你们用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看老人和一般喂海鸥的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由谈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交流:

  4)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和谐的场景,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海鸥,怪不得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3]、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这是老人呼唤海鸥的情景。板书:唤

  2)老人怎么呼唤?抑扬顿挫地呼唤;变了调的呼唤;用地方话呼唤,亲昵地呼唤。让我们学着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唱唱海鸥的名字。自由读。个别读。

  3)过渡:老人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儿女,给它们一个个起了名。文中特写了哪两只海鸥?

  从这些描写里,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样?

  3)这样的亲密,怎么不就是亲人?所以朋友告诉我:出示:“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4]、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1)这是老人在谈海鸥的情景。

  2)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的是老人怎样的心意呢?

  3)老人是怎样谈海鸥的?我们也学着老人的样子谈谈海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整合运用:

  1、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十多年来,一到冬天就和海鸥们一起相约翠湖畔,老人深深爱着这群可爱的海鸥,把海鸥们都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而海鸥们也把这位老人当成了——亲人。当海鸥飞走的时候,老人的心情怎样?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

  2、老人在企盼什么?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老人此时可能企盼什么?

  3、小练笔:发挥你的想象,在老人与海鸥之间,还会有哪些感动的画面,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唤谈亲人

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昆明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如亲人般照顾喂养翠湖边的海鸥。当老人去世后,海鸥自发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堂上,我能围绕我校的三环式阳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引导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深厚感情。

  一、自主读书:

  课前,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主要是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疏通文字,初见梗概,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实施。批注的内容:在老师引导下对重点句的赏析,以及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的要点、言简意赅的评语等。如: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教师立刻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关系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的第13自然段:“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新人一样”。然后,从1-13自然段中找出体现老人与海鸥这种亲人般关系的语句。这样,整篇文章的线索就很清晰了。另外,教师在小结处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时候也适时出现该中心句,随着阅读感受的不断增加,对该句的朗读处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

  二、交流评议,引导学生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这亲人般的深情。

  课文的1-13自然段,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这些内容的教学基本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在教学中,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朗读课文,然后找出相关句子,如“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再把这些句子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挖掘文字背后蕴涵的深意,真正的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然后小组汇报个人体验,学生在汇报中感受到了老人与海鸥那亲人般的情谊。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上总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因为在交流评议环节浪费了时间,所以导致在整合运用一环节中的小练笔没有进行。另外,在教学时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在几个学生谈到点的时候,并没有再让学生深入品读下去,如老人企盼能和海鸥去滇池一处就挖掘得不够。课堂教学中也缺乏教育机智应对。如当学生发言不够积极时,特别是男同学不够积极时,没能较好的进行引导,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学习,继续研究三环式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3篇】相关文章:

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案例:老人与海鸥

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4.有关《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5.《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6.《老人与海鸥》的精品教学设计

7.老人与海鸥的教学设计

8.《老人与海鸥》精品教学设计

9.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orenyuhai/19628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