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老舍我的母亲鉴赏(2)

老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赏析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朴实无华,意蕴丰富。文章字字句句都饱含真情,读来非常感人,充分体现了母亲的传统美德和对儿女无私而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却能力透纸背,感人肺腑,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对比手法是一种运用广泛、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技巧,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作者在创作中,把相互对立的事物合乎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加以对照,突出对立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使作品的形象更鲜明、更突出,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更深刻,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在《我的母亲》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的穷苦潦倒和母亲勤劳热情的对比。比如,“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洗得雪白。”母亲每天要洗一两大绿瓦盆衣服,缝补衣服一直要到半夜,可就是在这样的繁忙中,她还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布袜洗前黑如铁,洗后却雪白,在当时简陋的洗涤条件下,要达到雪白的效果,母亲需要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这一组对比的运用,简洁却有力地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认真。同样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认真,文中还有一处对比,“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桌椅虽然是旧的,铜活虽然是残缺不全的,但在整日操劳的母亲手里却没有尘土,发着光,这强烈的反差也足以让读者体会到母亲的勤劳。母亲生活的境遇是悲惨的,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四十多岁丈夫去世,一个人抚养着三个孩子,和丈夫脾气极坏的寡姐生活在一起,靠终日缝缝补补勉强维持生计,可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她仍然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客人来,不论高低贵贱,不论亲疏远近,不论自己的生活有多艰难,她都要设法款待客人。遇上亲友家中的红白喜事,母亲都要穿得千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一份礼,哪怕是两吊小钱。“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在如此贫困的生活中母亲的乐于助人、热情好客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二、母亲性格的软与硬的对比。软与硬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是矛盾的。我们探究文本,母亲的软主要表现在:“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们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见过母亲反抗过。”“不知道那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有她。她宁可吃亏,不斗气。”丈夫死后,母亲和丈夫的寡姐生活在一起,寡姐在生活上并不能和母亲共同撑持这个家,反而“,喜摸纸牌,脾气极坏”但是母亲从来没反抗过,她不是不能反抗,而是对亲人的爱使她不忍反抗,包括大姑子去世,突然来了一个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不仅没有争,反而一声不吭,便把大姑子的遗产全给了侄子。在和邻居相处时,母亲是有求必应,但是宁可吃亏,不斗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软并不是软弱无能,而是对人的宽容。母亲的硬主要表现在:在绝境中保护儿女。1900年,母亲的丈夫死了,家里失去了支柱。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祸不单行,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皇帝丢下自己的‘臣民也跑了。母亲作为一个贫苦的老百姓,又有什么条件跑出北京城呢?八国联军挨家搜索财务鸡鸭,母亲在这样生存的绝境中,在惊恐紧张中还要保护儿女的安全,筹划一家的饮食,这“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的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在心中落!”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母亲的硬的含义是能承受生活厄运的顽强不屈,通过母亲软与硬性格的对比,母亲的宽容善良和生活重压下的顽强不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在表现母亲对儿女深沉而无私的爱。如母亲在出嫁三姐时,出嫁女儿的喜和母亲的悲形成强烈的对比。在阴历四月,天气已经很暖和了,但是“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以致“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再看关于母亲的动作描写“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试想一下,如果把母亲的这些神态动作从原文中摘选出来,单看这些句子,我们必不会想到这是母‘亲在办喜事,在嫁女儿,以为母亲遇上了什么悲惨的事。但母亲明明是在出嫁女儿,她的神态和动作却如此让人惊诧。初读这一段文字时,让人很不理解母亲的表现。但是在强烈的对比中,透过文字表层,我们就可以理解母亲了。母亲的神态和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嫁女儿的痛苦之情,她为什么如此痛苦,因为站在母亲的立场,她偏爱三女儿,再加上父亲死后,“家中的一切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女儿在身边,生活便利还有个伴。但是现在女儿要出嫁了,她的右手要被砍去,因此母亲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母亲虽然痛苦,但她顽强地站在了女儿的立场,为了不耽误女儿的青春,为了女儿的长远幸福,不惜忍痛割爱。同样,除夕母亲送儿子返校时,也在对比中突出了母亲的形象。“拥挤不堪的街市”和“清炉冷灶的家中”、除夕的万家团圆和母亲的孤独凄惨都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为了儿子的工作,母亲没有丝毫的怨言,而是毅然送别儿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对比中,母爱的无私与深沉一览无余。

  作者通过运用对比手法,有力地刻画了母亲的勤劳认真、宽容与坚强、对子女长远的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

【老舍我的母亲鉴赏】相关文章:

1.我的母亲老舍鉴赏

2.我的母亲老舍原文鉴赏

3.老舍我的母亲作品鉴赏

4.老舍的《我的母亲》

5.《我的母亲》老舍

6.老舍的我的母亲

7.我的母亲 老舍

8.读老舍《我的母亲》有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oshe/18569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