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2)

老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北京方言的独有魅力与作品语言传达的融合与应用

  在老舍的作品中,“京味”语言的艺术特点是重头戏。在语言表达中,对北京市民语言相当的熟悉,并且对各种人物的状态语言也有很大的了解,因此,老舍能在形形色色的人物语言中采用朴实通俗的语言,鲜活生动的将“京味”表达出来。其中,老舍作品中人物语言有些都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在创作的过程中,老舍善于运用北京市民中俗白、简洁的方言方式,能将平凡的故事在方言表达中烧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北京味道”。譬如,在《茶馆》中出现的叠音词有近五十处,如:管教管教、可怜可怜、算算命、帮帮忙、说说理、照顾照顾、活动活动、硬硬朗朗、外边蹓蹓、表表功、跳跳舞、玩玩牌、喝喝咖啡等。这些词把老北京人的悠闲、懒散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北京市民的人物特征与作品中多元化形态的传递和表达

  京味语言的表达离不开人物的描写。老舍就是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通过北京语言的表达,在人物身上展现出来,同时,在浓厚的北京风土、风俗习惯等人情世故的传递中,形成综合性的表达。譬如,在在长篇小说《二马》中,老舍就塑造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马,他的生活信条就是得过且过,这样一个角色,容易使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还有譬如:“杀好了腰”、“鸡肠子”、“大脚”等语言表达,就是典型的北京方言中的儿化韵,这种特殊的风味,形成一种独有的语言表达。还有,在《正红旗中》写到过年送灶,规 矩颇多:定更之前要祭灶王,到了酉时左右,连铺户带人家一齐放鞭炮,象征着把灶王请到院中来。作品中的“姑母”“讲究”吃喝穿,春夏之交,要买些用小蒲包装着的,头一批成熟的十三陵大樱桃;该穿亮纱就万不穿实地纱,该戴翡翠就绝不戴金的,宁愿服装首饰循环入铺,也不能忽视了打扮。更好地将人物形象放在北京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也写出了旗人独有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老舍创作作品中独有的“京味”语言,主要是将语言、句式以及话语间透漏出的北京风貌、地方语言等,以及渗透在其中的北京文化,都是老舍作品创造的独有韵味,也是其“京味”的主要体现,更加让我们看到了老舍语言大师对北京人真善美的全面描述,提供了更多的审美特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oshe/737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