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梁实秋的窗外的阅读答案(3)

梁实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窗外所见的约略如是。王粲登楼,一则曰:“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再则曰:“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临楮凄怆,吾怀吾土。

  [注]拉大片:又名拉洋片,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初起的形式是以布做墙围成直径约两丈的场地,有画挂于人前,上绘各地山水兼人物,一张画成一卷,观众看完一张后,演员用绳索放下另一张。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因关中骚乱,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曾作《登楼赋》以抒乡思。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看窗外之景时,联想到“拉大片”,联想到《韩诗外传》里的“穷巷白屋”,表现出浓厚的乡土之思和深沉的文化归属感。

  B.本文描写窗外景致时,观察细致,颇多细节,表现了作者对异国生活文化的肯定和向往,也为文末点明主旨作了很好的铺垫。

  C.文章末尾将同出自王粲《登楼赋》中的两段文字分开引用,貌似繁琐,实则别有深意。从自己写到历史上的人,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主旨。

  D.本文在语言上较多的运用了文言词汇,充满了典雅之美;在句式上注重整句的运用,更具整齐之美;这反映了作者对散文艺术美感的追求。

  5.分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5分)

  6.“窗”这一意象在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上都颇具匠心。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案:

  (二)(本题共3小题,14分)  4.B(3分)

  5.(5分)

  作者对光脚走路的习俗的理性观赏(答案中出现裸足、光脚,理性认识、理性观赏或理解等即可给分);对年轻人反抗传统,标新立异的质疑(答案中出现反抗传统、反抗文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质疑、讽刺等关键词即可给分);对国人盲目跟风外国习俗(崇洋媚外)的深沉慨叹。

  细则: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6.(6分)

  篇章结构:

  本文以“窗”作为文章的切入点,用“窗”这一视角统摄了后文诸多关于窗外之景的描写,以简驭繁,使文章结构简洁明了。(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情感表达:

  作者将“窗”比作画框,写出了窗外风土人情之美,在欣赏的同时更暗藏了一种隔阂感,强化了“虽信美而非吾土”的情感主旨。(3分,答案里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即可给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angshiqiu/167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