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梁实秋的 钉子精神(2)

梁实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对于取得的成绩,梁实秋看得很淡然。他回忆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长年累月,其间也得不到鼓励……说实话,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而已。”梁实秋的一番话,曾让许多人听后感到心酸。

  梁实秋的成功,得益于他对这一工作的执着精神,得益于他一心一意地投入,更得益于他那肯吃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投入。要想成就大事,更要锲而不舍地投入。

  专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情,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投入,是“十年磨一剑”的等待。所以,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纵观古今成大事者,大抵都具有这种执着精神。而学者梁实秋,正是有了这种锲而不舍的劲头,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就。

  人物轶事/梁实秋[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1923年,梁实秋赴美国留学,先去的科罗拉多学院,后去的哈佛大学。

  这期间,给梁实秋影响最大的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的权威白璧德教授。此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晓儒道着作。不只是梁实秋崇拜他,梅光迪、汤用彤、吴宓、陈寅恪、林语堂都是他的粉丝。

  白璧德偏爱秩序、稳健、理性,抵触偏激、冲动非理智的言行,跟后来国内激进的左翼作家有着本质上的冲突。但这很合梁实秋的胃口,所以后来鲁迅老批评他是“白璧德的门徒”。

  梁实秋也曾是五四青年。“自从听过白璧德的演讲后,对于整个近代文学批评的大势约略有了一点了解,就不再对于过度浪漫以至于颓废的主张像从前那样心悦诚服了。”他如此分析自己信念的转变,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刚刚经历过的新文化运动,认为对五四运动应该以历史的眼光重新看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angshiqiu/20354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