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迷狂说之下的诗人李白(3)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李白巅峰体验醉态狂幻的表达方式显示出其非理性特征

  在《会饮篇》里,柏拉图描绘了回忆“美本身”的漫长过程:通过“死亡练习”和“爱的追求”,最后达到“惊喜交集,不能自制”的迷狂境界。指出这是人渴望生命摆脱肉体和世俗的束缚,让灵魂高飞远举的过程,是一个美的上升。他说:“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话。”在他看来,“唯其如痴如醉、的迷狂,才能使诗人的动作、表情和语言不为本人所能言转,也不为他人所能理解,而此时所写的诗才是最有魔力的诗。”柏拉图推崇激情想象、强调迷狂,重视创作中的感情活动,他所说的“灵魂的羽翼”即所谓“诗神的迷狂”,这种物我俱忘的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显示出其非理性的迷狂特征。李白本身就是一个狂士。李白曾在庄子《逍遥游》中找到原始的意象―大鹏,重新创造它,在自己的一生中投人了无比的热情。“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大鹏赋》)。李白笔下的大鹏实质上就是诗人精神气质的物化。

  在《玉壶吟》中变换性格以美人自喻曰:“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正是在这种迷狂中将东施效颦的政治小人丑恶嘴脸揭露无疑。在《将进酒》中采用乐府古题超越金体格律并将古词三言为主的句式伸展为七言为主间杂三、五、十言。在《寄东鲁二稚子》,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似乎诗人的身和心可以分离为二,就象戏剧中的《离魂记》一样,分离出两个“自我”来,如此写思念的奇特非醉态狂幻不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偏要在“不可留”的前面同义重叠上“弃我去者”、在“多烦忧”的前面同义重叠上“乱我心者”, 还要在“日”后加“日”。这就组成了重叠复沓的长对句,在荡气回肠的旋律中令人感受到人生忧患之沉重。长篇乐府《猛虎行》,记述二人在安史之乱中相遇于江南,“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也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宁》飞梁尘。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在狂态之下“我从此去钓东海”。《草书歌行》有“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中山兔毛,制笔最精,而狂草大师运笔如流矢,反过来把中山兔也杀尽了。小小的墨池却被幻觉成苍茫的北海,庄子幻想中的北海鲲鱼,也在书家气势飞扬的挥笔中化作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飞将出来。这种牵动天象,牵动神话、牵动历史的醉态狂幻即便没有柏拉图所说迷狂那么疯狂,但它所表现出来的非平常理智非理性色彩却是毫不逊色的。在《江夏赠韦南陵冰》中“我且为君捶碎黄鹤,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其中的“捶碎”、“倒却”两句是狂肆不羁, 要把作为江夏名胜的黄鹤楼、鹦鹉洲都要来个“捶碎”和“倒却”,它们以变态的形式来发泄诗人心中深重的危机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2524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