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写的不是诗,是寂寞(2)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然而,好景不长,是年秋便卧病他乡。病床寂寞之中,李白冷静地回想两年多来仕进无门、建功立业希望的渺茫,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便在扬州客舍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病中李白思前想后,感受到了仕途的艰难,失望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思乡的煎熬。他想念起恩师赵蕤,便写了封信给恩师并附《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一诗,诗云:“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感叹人世漂泊,功业不成,身处琴无知音者,剑无用武处的苦闷之中,更难耐的是无一知音吐心曲的寂寞。因此“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李白在寂寞中写下了这封没有寄出的信和诗来排解孤寂的心灵。

  26岁的李白初次品尝到了惆怅寂寞的滋味。

  千金散尽还没复来的李白,几经辗转,在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春到了湖北安陆,居于寿山。他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反而得罪了裴长史。虽上书自白,终为所拒;以致“云山间之,造谒无路。”“谤言忽生,终口攒毁。”(《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 “地位高的人”)即以自己的文才为资本,以提高声誉,企图引起达官贵人重视并举荐,以实现他效命天子的抱负。

  然而,李白的干谒基本上到处碰壁,不得要领。

  虽然“干人”无望,无路可去,无法可想,隐居寿山的李白的才情还是得到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青睐,“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是年李白二十七岁。  唐人往往把上门女婿称之为赘婿,赘者,多余之物也,自然会遭人轻视。其内心的无奈与寂寞可想而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3765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