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独不见》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2)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答案示例: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难道是远行的时候吗。“岂是”一词使用反问语气,借女子对丈夫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情况下仍要戍守边塞的不解,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是说在水乡秋夜风月的美好时光,本非远别的时候。“殊非”一词使用否定口气,加深了诗人不愿离别的感情程度。

  附

  注释:

  1、黄龙:古代府名,一名龙城。治所在今吉林农安县。古为边远之地。

  2、天山:唐时称伊州(今哈密)至西州(今吐鲁番及鄯善)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

  3、莎鸡:虫名。又名络纬,俗名纺织娘。莎读shā。

  4、风催句:意谓天冷了,妇女们赶着抛梭织布,准备过冬衣裳。寒,一语双关,梭寒,心寒。梭,织机上牵引纬线的工具。

  译文:

  那骑白马的是谁家小子?原来是黄龙边塞的男儿。

  天山雪深三丈,真不是远行的时候啊!

  从天春蕙草初绿到秋天野草苍茫,西池上莎鸡鸣叫。

  秋天的寒风摧拉棕树哗哗作响,月亮的冷光直入霜房,让人悲伤。

  与君离别经年,你当初种的齐眉桃树。

  如今桃树枝也已有百余尺,花落以后成为枯枝。

  然而还是不见你人影,独自流泪,可有人知?

  赏析:

  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以此称颂坚贞的爱情,中含反战情绪。

  全诗可分为四段。前四句写边塞已入隆冬,积雪很厚,本无法戍边,而边塞儿仍然艰苦戍边。黄龙、天山,泛指边塞之地,并非实指。春惠四句写闺中人从春思念到秋,从中承受了春花秋月,虫鸣草衰,孤独难耐的思念之苦痛。“忆与君别年”四句写闺中人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的思念,以桃树的从幼小到长高、花落、枝枯为见证。这八句中均含岁月流逝,青春易老的悲痛。末二句点明题意。一“空”字饱含绝望之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4341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