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赏析(3)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末两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抒发怀古幽情。这是登楼抒怀的诗人自身形象的描写,而不是抽象的怀念古人之情的抒发。这样的描绘,在感人的历史气氛中活跃着一个活生生的伟大诗人李白的形象,成为整个江城秋晚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谁念”一语,加强了诗人独立北楼的孤独感并表露他知音无觅的寂寞心绪,“临风”抒怀,见出幽思之深沉。因为,山光水态之美固然激发人很高的兴致,但诗人在游历中所接触到的人物,却很少知音,他曾苦叹:“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赠王判官时余归庐山屏风叠》) 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不为时所用的悲剧,正如他的挚友杜甫为之不平的呐喊:“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 李白这位名扬四海而枯槁当年的诗人,在当时是何等寂寞啊! 因之,诗末两句也可以视作全诗的主旨所在: 在咏唱登楼所见的宣城秋色中,抒发了怀念前贤、思有建树而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吟味全诗,不仅可以品味到其思想内容的深远蕴藉,同时也可以得到丰富的艺术享受。诗中所写如“江城”、“两水”、“双桥”、“桔柚”、“梧桐”,本是常见景物,也是诗家常予捕捉的景象; 但由于诗人是紧扣着秋令、黄昏、夕照、独登、居高临下等条件,来着力表现眼前那些看似平常的景物,于是便使它们染上了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感情色彩,具有引人入丹青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文机天然,移情入景,含而不露。

  本诗虽是咏秋抒怀之作,但写秋气寒而不栗,抒情怀悲而不哀,没有颓唐、绝望的情绪,这正是李白奋发、乐观胸襟的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到盛唐诗风乐观、昂扬气象的投影。例如“人烟”、“秋色”两句,虽写了“寒”、“老”的境界,然而却给人以高度的美感享受,令人深思遐想。  本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五言律诗的格式。李白由于才力过人,气魄雄放,力求摆脱近体诗格律的束缚,多从事古体、歌行体诗歌的创作。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擅长于律诗的写作,只是他即便写作律诗,也多不严守格律。然而这篇五律写得格律严整,平仄、对偶的运用自然和谐,充分表现思想感情的变化、转折,而绝无人工痕迹。例如中间四句,对仗工稳,音韵圆转流美,前一联“两水”、“双桥”之咏,言景而壮丽,展示出诗人“我觉秋兴逸”的开朗襟怀; 后一联“人烟”、“秋色”之叹,明丽中带凄寒,含蕴深沉、丰富。但都出语自然,无诘屈聱牙、晦涩难明之病。诗末抒怀古的心绪,只以一“怀”字出之,含而不露,与全诗浑融和谐的格调协为一体,给人以飘然清逸的美感。而其清词丽句中所显示的清新俊秀的风格,则见出谢朓诗风的明显影响,可以作为全面认识李白创作风格的一个例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7256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