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贺爱去坟地找灵感(2)

李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恨自己没能照顾妻子

  都说李贺身体孱弱,可是他绝对堪称热血男儿。弃官第二年,他就突然到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从军去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一去又是整整3年。虽然只是在上级军官的家中整理文书,但他也写下了大量壮志凌云的边塞诗作。

  李贺有个性、有志向,也有柔情。像当时的其他男孩子一样,他比较早就尝到了夫妻之爱。他的妻子很美,“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乌黑发亮的头发,让玉钗都滑得插不住。夫妇二人感情甚笃,李贺对这个让人无限怜爱的新娘子充满了柔情。在一首《后因凿井歌》的诗歌中,他的热恋情怀表露无遗:“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只可惜,李贺的妻子也是多愁多病之身,大概是李贺在京居官的3年中,妻子亡故了。李贺曾作诗说“鹤病悔游秦”,后悔自己不该到外面做官,以至于妻子在家生病都不能照顾。后来又作《题归梦》,写下了鳏居之人夜不能寐的愁苦和对妻子的绵长思念。

  有人说李贺是“男版林黛玉”,虽是戏言,却不无道理。他多愁善感,聪明灵慧,体弱多病,心高气傲。

  李贺曾到南方远游,温婉柔媚的南国风情,引发了他的痴怀情愫。“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这首《苏小小墓》不仅描绘了荒诞迷离的幽魂世界,更是寄托了李贺对水乡女子的倾慕。南朝梁简文帝首创《大堤曲》,写男女欢爱,后世仿作者甚多,以李贺所作为上品。在李贺的心目中,那些被社会欺凌的女子,如歌女、歌女和宫女,更加值得同情和爱惜。

  嘲笑皇帝是个“老乌龟”

  对于这样一位性格怪异、感情强烈,却韶华不永的天才诗人,人们怀着深厚的同情;对于他的英年早逝,民间也流传着很多传说。

  从军3年后,李贺病入膏肓。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中这样描绘他的死:李贺将要死时,忽然大白天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驾红色苍龙,手持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远古的篆字和石鼓文,说要召唤他前去。

  李贺下床磕头说:“我母亲年迈而且有病,我不愿意去啊!”红衣人笑着说:“玉帝刚刚建成了一座白玉楼,召你去为楼写记。天上的生活很快乐,不必感到悲痛。”李贺就哭了。家里的人都觉得奇怪――他为什么一个人在那哭泣?过了没一会儿,就发现李贺已经气绝身亡。他房屋的窗户上,有袅袅的烟气向上飞升,还听到行车声和管弦声。李贺的母亲郑氏急忙制止了别人的哭声,又等了很久,烟气消散,声音渐绝。

  又有人说,李贺死后,他的母亲郑氏念子心切,始终不能解脱。一天晚上,郑氏梦见李贺像活着的时候那样来拜见她,感谢郑氏的养育之恩,并说:“我不是死,而是受了玉帝之命。”郑氏问玉帝下了什么命令,李贺说:“玉帝最近迁都于月圃,建了新宫,名叫‘白瑶’,让我去和其他文人一起写《新宫记》。我在仙人中间生活很是快乐,请母亲不要挂念。”郑氏醒后,心情好了很多。

  民间不但流传着关于李贺的各种鬼神传说,还把他称作“诗鬼”。李贺的创作很有特点。他非常喜欢用“鬼”、“死”、“血”、“泣”、“瘦”、“狞”、“剪”等奇诡的字眼。明代文人黄淳耀这样评价李贺:“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有所不及。”李贺还酷爱写地狱鬼神、天堂神仙,“鬼雨洒空草”、“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似乎只有这种极端的比喻才能宣泄他内心的感受,“鬼才”之名由此而得。

  其实,生活中的李贺并不迷信,相反,他认为天和人是不相干的,向天神祈求的行为非常可笑和荒谬,正所谓“昆仑使者无消息”,世上哪里有什么在人神之间通信的使者。他还嘲笑调侃苦求长生的唐宪宗是“背有八卦称神仙”,其实是个负壳而居的老乌龟罢了。

  李贺用词冷艳,他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单是一个“红”,他会用“冷红”、“笑红”、“愁红”、“老红”; 写绿色时,他用过“寒绿”、“静绿”、“颓绿”;他曾用“漆灰”、“骨末”、“丹水”、“古血”、“铜花”等字眼去描绘一支长埋于地下、沾了人血的古铜箭头。用词之奇,前无古人。

  李贺还是极少数能用文字创造视觉、听觉、味觉效果的诗人,在他的笔下,箫声可以“吹日色”,月光可以“刮露寒”,景色会一成不变到“沉重无惊飞”,豪勇的胆色能够“独携出秦门”。这种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诗人在中国特别少,李贺的诗与楚辞、李白的诗作一脉相承。

  像一颗流星,李贺破空而来,又匆匆而去,只有27年的短暂生命,却也在中国文坛里划下一道光芒,让天地之间,多了一个排古盖今的“鬼才”。  那些喜欢李贺的人

  李商隐

  晚唐很多诗人的创作都深受李贺影响,尤其是李商隐,他不仅直接承袭李贺的诗风,还为李贺作传:“天那么高,玉帝那么尊贵,天上应该有才华超过世间的人物,为什么惟独对李贺眷顾却不能让他长寿?”

  杜牧

  杜牧非常倾慕李贺,曾写诗表达对李贺的喜爱,“牛鬼蛇神”这个词,也来源于他对李贺诗作的形容。他说,“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意思是长着牛头的鬼和有着蛇身的神,也比不上李贺描绘的虚幻荒诞的境界。这是对李贺诗作最完美的赞誉和解读。

  毛泽东

  毛泽东喜欢李白,并不是什么新闻。“文革”后初次传出他喜爱“三李”――李白、李商隐、李贺,尤其是李贺的诗,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毛泽东的诗词里面,全句引用古诗的地方极为罕见,却一字不变地引用了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和“桃花乱落如红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he/2472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