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3)

李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赏析】

  汉武帝为求长生,在神明台上建金铜仙人,捧露盘,承白云之露。魏景初元年(237),魏明帝想把金铜仙人取来立于自己宫中。当拆开金铜仙人及露盘准备装车时,金铜仙人潸潸泪下。约于元和八年(813),李贺辞官东归赴洛阳途中,有感于此,写作这首诗。时唐室中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已去。李贺这没落王孙,借金铜仙人辞汉故事,表达内心家国之忧和自己的身世悲哀。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写想象中铜人辞别汉宫时的悲伤情景,表达的是金铜仙人亡国之悲,寄寓着诗人在国运衰微的当时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反映了诗人对唐王朝国势日衰,前途堪虑的忧愤心情。诗序中特别注明“唐诸王孙李长吉作”,说明诗人是以唐王朝宗室后裔的身份来抒发这种感慨的。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部分。前四句慨叹当年一世之雄的汉武帝只剩下茂陵荒芜,繁华的三十六宫惟余青苔,举目尽是刘汉王朝衰亡的景象。

  汉武帝当日练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像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只不过是茂陵荒芜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无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已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中间四句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被从汉宫拆离时的悲凄,它落的是亡国之泪。

  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强行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加上远离之悲,实在叫人不堪忍受。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不仅眼为之“酸”,而且心也为之“酸”。后四句述金铜仙人离京途中恨别伤离之情,其中隐含着诗人离京的身世之感。

  这时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兰”,而同行的旧时相识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盘而已。这里用衰兰的愁映衬金铜仙人的愁,也映衬作者本人的愁。“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想象奇特,它有力地烘托了金铜仙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意境辽阔高远,感情执着深沉,真是千古名句。毛泽东同志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引用了“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用来歌颂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阐明发展、变化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赋予这一诗句以新的意义。最后两句进一步描述金铜仙人恨别伤离的情绪。他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故都越来越远。韶华易逝,人生难久,汉武盛世倏然远去。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想象奇谲而寄寓深沉,形象怪异而变幻多姿,造语奇峭而诡丽金铜仙人离长安凄婉依恋恨别离。,意境幽冷而带有神秘色彩,体现了李贺诗的独特风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he/2632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