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议李清照词的审美意蕴(4)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婉约深幽寓悲凄

  南渡之后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苦痛,词的主要内容也多抒写对国事的忧思和生活流落的痛苦,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作品里,情调哀伤愁苦,心境凄凉孤寂。如“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等句。《永遇乐•落日镕金》在故国怀思之中,寄寓身世飘零的感慨,寄托了国危家破的深悲,强烈的反映出忧患余生的寂寞心情,也流落出对故国的眷念不忘。这类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声声慢》,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一个身历国破家亡的孤苦妇女,在秋日黄昏时分的孤寂愁苦心情,失去了丈夫,词人深刻的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过去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和慰籍,如今见到大雁引发的却是绝望和伤心,“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从前见菊花虽人比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而今黄花憔悴凋零则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由过去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变成了现在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全词以沉痛的语言书写了作者无比的忧愁和哀伤,描述了她在动乱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另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通过写残秋的景色作为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哀愁,情绪相当消沉,个人身世之悲,国家危难之痛,皆寓其中,极富表现力。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书善画,文学上诗词散文兼善,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堪称宋朝一大家,邹袛袛《远志词》评李清照能“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不为过誉。她的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多用赋体,长于铺叙,能炼字、炼句、炼意、炼格。主要借鉴了婉约派的艺术经验而又有自己的创造,是秦观以后的一座高峰,她的词有时还兼有豪放派之长,使她能够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1095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