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原文翻译赏析(2)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背景】

  此词的主人公是流寓他乡的嫠妇李清照。她的住宅庭院,或是半途购置,或是临时租赁。窗前那丛高大的芭蕉树,也不知是哪年哪月谁人所种,以其身高叶大的浓阴,遮盖了整个庭院。炎夏酷暑中,犹如热中送扇,使人感到如此凉爽适意。这丛芭蕉的绿叶是那么舒展,蕉心卷曲又那么好看。叶叶心心,不断地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在夏日的白昼,词人倍感蕉叶蕉心的清凉宜人,但是一到夜晚,尤其是雨夜,这丛芭蕉树真是造孽啊!下片的“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二句,虽然可能对前人的诗词佳句有所借鉴,但是其词旨和词艺皆远胜于上引诸作。原因是李清照平生所经历的一件又一件的“伤心”事,一则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和承受的,更不是放荡不检的杜牧和儇薄无行的温庭筠等人所能体察得到的。所以,他们和她所描写的不同时代的同类生活感受,其真实性和感人程度显然是大不一样的。二则词人私自的“伤心”事虽然大都已成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心”的程度也会逐渐弱化,但另一种“伤心”事,也就是忧国伤时之感,却与日俱增。南宋绍兴年间,由于主和派的得势、主战派的退让,李清照这个一向竭力主张抗战复国的热血女子,能不忧心如焚!正当她为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之时,窗外却下起了“三更雨”。雨点打在芭蕉上淅淅沥沥,接连不断。这接连不断的雨声,使得“伤心”人再想入睡更是难上加难!

  “北人”,是南渡后词人的自指。“愁损北人”二句的意思是说,我这个被国忧乡愁折磨得已经体损神伤、羸弱不堪的北方人,最不愿意听到半夜三更雨打芭蕉的凄厉之声,从而更加触动“北人”的乡愁,彻夜难眠。所以这里一转上片对种树人的感念之意,而对无辜的芭蕉树产生某种埋怨情绪。结拍的“不惯起来听”,似应作如是解:由于不习惯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词人被搅扰得睡不着,索性坐起来倾听雨声,此系无可奈何而为之。也就是说,“北人”不像“南人”那样,对雨打芭蕉之声习以为常,照样酣睡。因为“南人”不像“北人”那样怀有浓重的家国之愁。

  【赏析】

  李清照于建炎二年(1128)春南渡至江宁,之后不久就是江南的梅雨季节,这篇就是此问所作。作者托物言志,借芭蕉抒发了怀恋旧国、心系故园之情,全词曲折婉转,能移人情。

  上片侧重描写芭蕉的形象。以“窗前淮种芭‘蕉树”起笔,暗含疑问,“谁种”即是“不知谁种”之意。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离乡背井,辗转漂泊,从青州来到了南方,从此寓居江南,成了天涯况客,这里的“谁种”虽是平淡之笔,却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客居他乡之意。芭蕉生命力很强,能长得很高,叶子宽大颀长,“阴满中庭”突出的就是芭蕉的这种繁盛之貌,但是连用两个“阴满中庭”,就给词弥漫了一种阴沉、闷塞的气息,芭蕉遮蔽了中庭的阳光,也遮蔽了自己的心。接着,词人将描写视点锁定在芭蕉树的局部:蕉叶和蕉心。蕉叶舒展,蕉心弯卷。一舒一卷,仿佛毫脉脉禽情,深情相依,原来芭焦也是有“馀情”的。芭蕉有情,人更多情。

  下片写雨打芭蕉的景象,画面清新、素雅,而又充满感伤。此时夜已三更,词人犹不能寐,而是斜倚寒枕,细数伤悲。深夜,本易引发人的愁情,偏偏又遇风雨,雨点滴滴嗒嗒,敲打着芭蕉,声音是如此的单调,又是如此的凄凉。雨滴落在蕉叶上,也洒落在词人心间,给她那早已被愁情煎熬,被痛苦浸透了的心,平添了几分酸涩,直教她泪落沾襟。夜半的冷雨绵绵不止,词人的泪水更是悠悠不断;雨打芭蕉声声凄凉,词人低泣声声幽咽,真是一派萧瑟、凄清。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相联系,江南就有丝竹乐《雨打芭蕉》,音调凄凉,芭蕉又常与”雨”搭配,如“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借助“雨”的清冷特质,营造出一种凄幽的意境氛围,当夜幕垂下后,人们对雨的听觉十分敏锐,淅淅沥沥的雨声具有厚重的穿透力,直入未眠人的心里。“芭蕉”与“雨”的联袂,实现了语同效果的叠加,为哀婉的感情平添了一抹色彩。词人仍不止笔,紧接着就是“点滴凄清”两个迭句,不但使音韵变得缠绵悠长,而且有力地烘托出凄清悲凉的环境氛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3162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