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清照的爱情、婚姻故事(3)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李清照的婚姻危机

(三)容膝易安

  李清照和赵明诚回到青州之后,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这一年,李清照只有25岁。

  回到老家之后,她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还把自己的居室叫做“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这个号的来由说来其实有点复杂,对于“归来堂”,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的,这是根据陶渊明的文章取的名字,但是却名的原因确实受到另外一个大文人——李清照父亲的同窗晁补之的影响。之前晁补之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一样,因为元祐党籍的缘故被罢官。回到老家之后,晁补之就在院子里面盖了个“归去来园”,还把自己叫做“归来子”,而李清照对于这个认识多年的叔叔,心中非常敬佩,于是也模仿晁补之把自己住的地方改成这个名字。而“易安居士”则是根据《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一句而来的。可以说,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虽然乡间田野之中,但是却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就像是当年的陶渊明和现在的晁补之一样。而在这段时间里面,他们还继续在金石古籍上面的研究,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两夫妻最恩爱的一段时间。

  屏居乡里十年的时间里面,在李清照的帮助之下,赵明诚完成了《金石录》的大部分书写工作,这奠定了赵明诚这一生在金石研究上面的社会地位,也影响了他和妻子后半生的生活。

  北宋朝廷风云变幻,蔡京再一次被逐出京城,离开了政治权利中心,这使得赵明诚又能够重返仕途,在一些州郡开始担任官职。可能因为曾经的政治带来的动荡生活,赵明诚并没有将李清照带在自己身边。因为不想折腾,他们夫妻两人又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在这段时间,李清照写了许多表达离情别绪的词,其中最著名的就有两首。

  第一首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另外一首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从诗词的各种描绘和意向里面,我们都能感觉到这段时间李清照的那种相思和忧愁。想象一下这个时候李清照的矛盾心情,一方面是等了十年的时间,丈夫的仕途终于有了起色,家里的经济情况也能有所改善,两人的金石研究也能有所进展,这肯定是让人开心的;一方面却是丈夫不在自己身边,而宋代官员大都有豢养侍妾和歌妓的风气,何况自己没有为丈夫生下一儿半女,不免有所担忧。

  终于,在几年之后,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知州,这一次他终于提出,要把夫人李清照带在身边。两个曾经的恩爱夫妻终于能够相聚,然而去到莱州的李清照发现,事情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美好。

  可能因为丈夫忙于公事,没有提前打点好,李清照来到住所之后居然发现这个房间年久失修,窗户破败,更加不要说挂上什么字画。作为一个文艺中年,她肯定是接受不了这种事实的,原来以为离开乡村老家,生活品质能够有所提升。结果这里不但物质条件不好,也没什么可以交谈的朋友,更关键的是,之前担忧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做了莱州知州的赵明诚,果然对自己渐渐冷漠青睐,这个男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二十多岁的太学生,也不是青州十年里面和自己耳鬓厮磨的乡间书生了。

  然而,他们这一对夫妻,毕竟不是被单纯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撮合的,他们之间,还有一种共同的兴趣。

  在赵明诚继任淄州知州的时候,有一次借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手书的佛教的经典著作《楞严经》。白居易在北宋文坛上面可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他的手迹自然也是非常名贵。赵明诚拿到这幅真迹之后就立刻骑马狂奔回家,和李清照对着这一幅《楞严经》通宵达旦地欣赏了一个晚上。这说明,虽然外面繁花似锦,但是只有李清照,才能真正懂得赵明诚的心思。

  比起这一个小赵家的风波,另外一个赵家在这个时候正经历一场更大的灾难。

  公元1127年,著名的“靖康之变”发生,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政权,改元建炎。而这个时候,赵明诚的母亲正巧在江宁逝世,于是赵明诚带着李清照南下奔丧。面对北方地区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局势,赵氏夫妇决定,在南下奔丧的同时,转移在淄州的大批文物到江宁。按照李清照本人在《金石录后序》中描写:“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 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这么看来,这次运送文物的任务,肯定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

  这个时候,赵明诚被任命为江宁知府,必须及时赴任。但是让赵氏夫妇放心不下的,除了在淄州的这些文物之外,还有老家青州十几间屋子的文物。于是李清照没有随丈夫赵明诚赶往江宁,而是回到了青州老家,打算将十几间屋子里面的文物运往江宁。

  然而,事情没有这两夫妻想的那么简单,就在李清照回到青州,把大批文物整理准备在第二年开春之后运往江宁的时候,青州发生了病变,郡守被杀,赵家那十几间屋子里面的书籍也被付之一炬,化作灰烬。但是就算如此,李清照还是拼命保住了部分珍贵的字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当初赵明诚花了二十万买回来的蔡襄《赵氏神妙帖》。

  青州兵变,还不是这一路上唯一的劫难,在路过镇江的时候,队伍又遇到强盗攻陷镇江府,当时镇江府的守臣居然弃城而去,这种情况下,就连保命都不容易了,更何况是保住那么多行装?李清照面对这样的一个处境,用尽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尽可能保住了大部分重要文物。

  经历了青州兵变和镇江府陷落等一系列的劫难,李清照终于在来年开春,押送这15车的金石书籍来到了江宁府,在这里和丈夫相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3204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