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品李清照(3)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仓皇南渡:“国愁”难解,醉倒古今

  也许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为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仅让她去写一点闺愁情怨,中国历史,还有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清人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靖康耻是大宋之殇,皇帝妃嫔大臣,尚且凄惨不堪,更别提那些平头百姓,有诗云:宁做太平鸡犬,不做乱世人民。

  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汴京,赵明诚在赴职途中身染重疾,不幸去世,给李清照留下了他南下逃难时携带的十五车金石古籍,这些东西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半生的心血。同年9月就有金兵南犯,朝廷开始疏散、逃亡。在赵明诚病重期间,他的朋友张飞卿曾携一玉壶来看望他。这件事竟被人传成是他们夫妻以玉壶颂金,并听说有人已向朝廷告发。这样的政治陷害使李清照大为惊恐,她决定将家中所有的金石古玩等物品进献朝廷,以求得洗刷和解脱。于是,她便追随著高宗逃难的路线辗转避乱,她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搜集的书籍文物,苦苦地坚持着,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她悲痛不已,重赏收赎。至此,大半生收集的金石古籍已丧失殆尽。

  国破家亡,夫死人散,生活无着,辗转漂泊,然而乱世之中有谁会注意到这个弱女子,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她无情的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了伤痛凄惨走投无路的绝境,万般无奈中,他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张汝州早就觊觎他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还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向李清照夸耀。才情甚高、精神纯粹的李清照怎么能忍受和这样的伪君子生活在一起,她告发了张汝州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并要求离婚。按宋朝法律,女人告自己的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两年牢,李清照冒着牢狱之灾,硬是解除了这场婚姻。当初再嫁,已被人指责晚节不保,如今离婚,更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到当时之人的谴责、唾骂和鄙视。但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一旦看穿对方虚伪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决绝的勇气,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所幸的是因为朝中友人的帮忙,李清照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出来了,但这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然而苦难的生活远远不止这些,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飘摇无助,孤苦无依,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波谷浪尖。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所有的苦难凝聚笔端,迸发出更强大的创造力,使她的愁苦有了生命的厚重感,有了更深的意境和层次,奠定了她在古今诗坛不可撼动的位置。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运用,创意出奇,一语流传千古,至今无人超越。

  李清照的愁,来自于颠沛流离的经历,感发于华丽过后的破败。她的前半生为喜,后半生为悲,像一条分水岭划破人生,年少时意气风发,承万物钟爱,父怜夫宠,风光无限,好像极盛的玫瑰;中年后父死夫丧,又加上家国沦亡,好像黄昏时被雨打落的花瓣,战乱频繁,兵阀匪祸之间,怎能不愁苦难罄,诉尽悲声。 有人说只有曹雪芹笔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资格和她媲美,但林黛玉只是儿女情长的女儿愁,太单一也太狭隘,但李清照为情愁,为家愁,还为国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361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