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审美赏析(2)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下片在接上而一笔宕开,从远处谈起。词人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双溪”即浙江金华的一条河,其中,东港、西港二水流至金华汇合,称婺港,又称双溪。意思是说,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乘坐轻舟前往观赏,散散心。“拟”即打算。“舴艋舟”即形似蚱蜢的小船。李清照是喜爱游山玩水的,更是寄情山水的佳手。在年轻,写了表现快乐生活的《如梦令》。词人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据周辉在《清波杂志》(宋人笔记中较为著名的一种,书中记载了宋代的一些名人轶事;保留了不少宋人的佚文、佚诗和佚词;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典章制度、风俗、物产等)中所载,李清照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李清照的希望能实现吗?词人写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思是说,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其中,“只恐”用得特别好,不但表现了词人忧愁之深、之重,也揭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特别是,词人在这里运用了通感手法,本来“愁”是没有重量的,是一种心理感受,词人给予重量,不但形象生动,而且更加表现出词人的离愁别苦的深重。同样的表现手法,在后来的董解元写的《西厢记·诸宫调》中《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也用上了。董解元写道:“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也就是说,不要去问离愁别绪的轻重,把“愁”从船上卸下,放在马背上,马也是驮不动的。这样略带夸张的描写,不但形象生动,而且也让人去想象,去感受词人的内心痛苦。  在艺术上,首先,结构新颖、真切。特别是下片中,前两句刚一打开就一转,后两句一合,接着又一转,这样,就表现出了情感发展过程的曲折。其次,词语用得很恰切。词人用“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词来转折,层层推进,最后升华情感。其次,通感手法的运用,提高了抒情效果。再次,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的结合,使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更加立体化和多远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3741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