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婉约词宗李清照(2)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多情善感 个性超然

  理智出不了诗人,冷血成不了作家。艺术家大多是生性敏感、感情细腻的。女人天生感情丰富而细腻,容易多愁善感,所以,我想女人更容易成为作家。

  李清照的大量词作都表现出多情善感的一面,或者说正是她的多情善感催生出了大量婉约词作。她的情绪波动极大,往往随气候瞬息万变:“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绣面芙蓉一笑开”“半笺娇恨寄幽怀”(《浣溪沙》)“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孤雁儿》)“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添字丑陋儿》)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雨疏风骤之夜,醉酒浓睡之后,她的心里最关心的是海棠花的命运。“绿肥红瘦”句,表现的是她对青春韶光常驻人间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程朱理学,无视人性对情爱的渴盼,主张“灭私欲,明天理”。岂不知人之情欲,如同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春又生”。李清照在程朱理学的笼罩下,依然活泼、健康、多情地吟唱:“哪个男子不多情,哪个女子不怀春?”(歌德语)真让人感到可敬又可爱。

  多情善感其实是女性词人共同的特点,她们笔下的女性,是柔弱的、多情的、感伤的。比如宋朝的朱淑真,其词句极其清新细腻幽怨,如:“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减字木兰花·春怨》)“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蝶恋花·送春》)。但李清照不仅仅止于此,在传统女性的个性之上,又多了一点丈夫气概、潇洒风度、“林下之风”,这正是李清照最为可贵的地方,也是她与朱淑真等词人最根本的区别。

  李清照的卓越之处,恰是别的女词人的不足之处,而成就其卓越的正是她超然的个性。

  个性之一:率真自然,活泼洒脱。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并不安分,她不会老老实实地去做个淑女,她也不会老老实实地蹲在闺房中绣花缝衣。时常与她相伴的是明月、清风、鲜花和诗书。她可以伴着浓露瘦花去荡秋千;她可以与朋友一起把酒言欢,喝得“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她可以相约志同道合者三五人,尽情“打马”(一种博戏),兴致所至,“昼夜每忘寝食”。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怒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看见一枝娇艳动人人见人爱的鲜花,二话不说,立马买回家,惊喜的同时,她又马上开始敏感地担忧:“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她那冰洁香酥的肌肤,在红色透明的睡衣下,若隐若现,煞是迷人。这时她还不忘温情脉脉、笑眼眯眯地说一声:夫君,今夜的竹席好凉快吆!真是撩人心魂。

  这番“露骨”言辞,撩拨了一些人的春心,也刺伤了一些人伪善的自尊。因此,惹得一些卫道士横加指责:“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宋朝王灼《碧鸡漫志》)甚至还有人骂她“不知羞耻”“荒淫放肆”。这就是李清照,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辱骂,她依然在按自己的风格去创作。

  个性之二:书责公公,状告后夫。李格非与赵挺之虽是儿女亲家,但二人分属不同党派。宋徽宗时,又一次推行新法,蔡京被提拔为宰相。赵挺之在蔡京的举荐下,做了副宰相。新党一上台就开始打击反对新法的旧党人物,特别是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得势的旧党人物极其门人弟子。于是李格非等人很快被列入旧党黑名单。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李清照向公公赵挺之求情,结果被拒绝。李清照气愤之下,公然写信指责赵挺之“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在那个时代,敢于写信指责身为权贵的公公,非大胆略、大气魄、有独立个性者不能为。

  李清照46岁时,失去了相亲相爱、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之后,国局动荡,她一个孤寡妇女,四处颠簸流离,还要守护一堆文物,其艰难悲苦可想而知。就在这时,有个叫张汝舟的人,一次又一次向李清照发起“进攻”,他巧舌如簧信誓旦旦,多次对卧病在床的李清照体贴、关爱,迫使李清照对其动了芳心。可是,结婚不久她就发现,张汝舟其实是一个居心叵测的小人。张汝舟与她结婚的根本目的是要得到她手中的那些文物。二人之间的不和,常常引发争吵。张汝舟甚至动辄拳脚相加。李清照在《投内翰綦公崇礼书》中写道:“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37673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